防撞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1060发布日期:2023-09-13 07:2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防撞车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防撞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车架防撞梁和车架纵梁联接结构结构简单,车架纵梁无吸能功能,发生碰撞时不能进行能量吸收,碰撞力和能量将直接传递到车身及车架纵梁梁上,容易导致车身变形,危及驾驶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撞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架在碰撞时不能进行能量吸收,导致车架容易变形的问题。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撞车架,包括:纵梁,所述纵梁具有主腔室和多个副腔室,每个所述副腔室具有过液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副腔室通过所述过液孔连通,靠近所述主腔室的所述副腔室通过所述过液孔连通所述主腔室,所述纵梁具有侧壁腔,所述侧壁腔连通所述副腔室;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主腔室内,所述防撞梁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具有出液孔,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出液孔连通所述主腔室,所述侧壁腔连通所述储液腔,所述防撞梁与所述主腔室共同限定的空腔内设有缓冲液。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撞车架,通过在防撞梁与主腔室之间限定的空腔内填充缓冲液,使得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的撞击能量能被缓冲液吸收和衰减,同时借助过液孔和多个副腔室的作用可将撞击能量多次吸收和衰减,显著增强防撞效果。通过将纵梁设置成具有侧壁腔,防撞梁设置成具有储液腔,储液腔通过出液孔连通主腔室,使得主腔室、副腔室、侧壁腔、储液腔能构成完整的循环回路,进一步起到吸收和衰减撞击能量的作用,大大提高防撞性能,有利于减小防撞梁的变形程度。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腔室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副腔室设在所述主腔室的远离所述防撞梁的一侧。

5、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副腔室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的周向四个侧壁中至少一个所述侧壁具有所述侧壁腔。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腔室和所述副腔室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副腔室之间设有弹性隔板,所述过液孔设在所述弹性隔板上,所述防撞梁受到撞击并在所述主腔室内移动时,所述缓冲液能推动所述弹性隔板变形,以使所述过液孔的孔径增大。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车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密封圈内套在所述主腔室上,所述主腔室、所述防撞梁以及所述密封圈共同限定有过渡腔,所述侧壁腔具有连通所述过渡腔的回液孔,所述储液腔具有连通所述过渡腔的进液孔。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包括多个子腔室,多个所述子腔室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所述子腔室具有流液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腔室通过所述流液孔连通,每个所述子腔室具有所述进液孔。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腔具有多个返液孔,多个所述返液孔与多个所述副腔室一一对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返液孔与部分所述副腔室一一对应设置,以使所述侧壁腔连通多个所述副腔室。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液为黏性液体。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前文所述的防撞车架。

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该防撞车架能够对防撞梁受到的撞击能量进行吸收和衰减,且能进行多次能量的吸收和衰减,显著增强防撞效果。

1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室(101)沿所述纵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副腔室(102)设在所述主腔室(101)的远离所述防撞梁(2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副腔室(102)沿所述纵梁(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的周向四个侧壁中至少一个所述侧壁具有所述侧壁腔(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室(101)和所述副腔室(102)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副腔室(102)之间设有弹性隔板(104),所述过液孔(1021)设在所述弹性隔板(104)上,所述防撞梁(20)受到撞击并在所述主腔室(101)内移动时,所述缓冲液能推动所述弹性隔板(104)变形,以使所述过液孔(1021)的孔径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30),所述密封圈(30)套设在所述防撞梁(20)上,所述密封圈(30)内套在所述主腔室(101)上,所述主腔室(101)、所述防撞梁(20)以及所述密封圈(30)共同限定有过渡腔(105),所述侧壁腔(103)具有连通所述过渡腔(105)的回液孔(1031),所述储液腔(201)具有连通所述过渡腔(105)的进液孔(20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201)包括多个子腔室(2013),多个所述子腔室(2013)沿所述纵梁(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所述子腔室(2013)具有流液孔(20131),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腔室(2013)通过所述流液孔(20131)连通,每个所述子腔室(2013)具有所述进液孔(20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腔(103)具有多个返液孔(1032),多个所述返液孔(1032)与多个所述副腔室(102)一一对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返液孔(1032)与部分所述副腔室(102)一一对应设置,以使所述侧壁腔(103)连通多个所述副腔室(10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黏性液体。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车架(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车架及车辆,防撞车架包括:纵梁,纵梁具有主腔室和多个副腔室,每个副腔室具有过液孔,任意相邻的两个副腔室通过过液孔连通,靠近主腔室的副腔室通过过液孔连通主腔室,纵梁具有侧壁腔,侧壁腔连通副腔室;防撞梁,防撞梁沿纵梁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在主腔室内,防撞梁具有储液腔,储液腔具有出液孔,储液腔通过出液孔连通主腔室,侧壁腔连通储液腔,防撞梁与主腔室共同限定的空腔内设有缓冲液。本发明能将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的撞击能量被缓冲液吸收和衰减,并对撞击能量进行多次吸收和衰减,显著增强防撞效果,减小防撞梁的变形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香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