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4038发布日期:2023-12-15 15:1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1、在全地形车起步时,动力系统通过传动系统(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将输出动力传递给后轮,后轮在与地面发生静摩擦的同时,也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给后摇臂,因此全地形车的后摇臂需要承受强大的动力输出。在全地形车制动时,后摇臂在车架和后轮间,承受着所有拖曳力。在全地形车转弯时,后摇臂吸收纵向拉扯力,以保持过弯流程的舒适和平稳。

2、由此可见,后摇臂在全地形车中承受的力较大,那么,同理可知,对于车架上安装后摇臂的安装点来说,就需要较强的刚度和强度,才能满足全地形车行驶时对后摇臂的支持。

3、目前,全地形车的后摇臂安装点悬在外面,刚度及强度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刚度和强度的后摇臂安装点的全地形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悬架组件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第一行走轮通过前悬架连接车架,第二行走轮通过后悬架连接车架;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车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一支柱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第二管件设置在第一管件的下侧;钣金件,钣金件设置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之间;钣金件设置有安装孔,至少部分的后悬架通过安装孔连接车架;全地形车包括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对称面,第一管件的前侧面和下侧面的交线为第一直线,第一管件的后侧面和下侧面的交线为第二直线,第二管件的前侧面和上侧面的交线为第三直线,第二管件的后侧面和上侧面的交线为第四直线;沿左右方向,第一直线在对称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点,第二直线在对称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点,第三直线在对称面上的投影为第三投影点,第四直线在对称面上的投影为第四投影点,第一投影点、第二投影点、第三投影点、第四投影点围成有第一投影面,安装孔沿左右方向在对称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面;第二投影面位于第一投影面中。

4、进一步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2.5且小于等于23.4。

5、进一步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4.3且小于等于21.6。

6、进一步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6.1且小于等于19.8。

7、进一步地,安装孔的轴线基本沿左右方向延伸。

8、进一步地,钣金件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钣金件的上端和第一管件通过安装槽连接。

9、进一步地,第一管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安装槽中。

10、进一步地,钣金件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钣金件和第二管件通过连接件连接。

11、进一步地,第一管件基本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管件基本沿左右方向延伸。

12、进一步地,第一支柱还包括第三管件和第四管件,第三管件设置在第一管件的上侧且和第一管件的一端连接;第四管件设置在第一管件的上侧且和第一管件的另一端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全地形车可以使后摇臂的安装点设置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之间,从而消除第二钣金件的弯矩,使第二钣金件的受力较好,提高第二钣金件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2.5且小于等于2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4.3且小于等于2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6.1且小于等于19.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基本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钣金件的上端和所述第一管件通过所述安装槽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件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钣金件和所述第二管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基本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件基本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还包括第三管件和第四管件,所述第三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的上侧且和所述第一管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件的上侧且和所述第一管件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第一支柱,第一支柱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设置在第一管件的下侧;钣金件,设置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之间;钣金件设置有安装孔,至少部分的后悬架通过安装孔连接车架;全地形车包括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对称面,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围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沿左右方向在对称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面,安装孔沿左右方向在对称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面;第二投影面位于第一投影面中。通过将后摇臂的安装点设置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之间,从而消除第二钣金件的弯矩,使第二钣金件的受力较好,提高第二钣金件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宛如,林志鹏,李长江,许景文,芮世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