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手推车及其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0645发布日期:2023-06-08 09:4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助力手推车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助力的手推车,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备上楼助力功能的电动助力手推车。


背景技术:

1、手推车是由操作人员使用的用于运载重物的装置,多为两轮结构,其体积小、负载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在建筑工地使用广泛。

2、当前大多数手推车都没有助力装置,因此带载的手推车不适用有楼梯的场合。少数电动驱动的助力手推车,采用了三轮组合式的星形车轮实现爬楼梯,由于星形车轮的轮径固定,对于不同高度的楼梯适用性不强。

3、或者如公告号为cn111422229a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爬楼梯运输小推车,采用支杆与弹性件的组合作为提升机构,但该小推车在使用中对于提升机构的提升或下降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不稳定。

4、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手推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操作的爬楼梯推车效率低、星形车轮的推车对于不同高度楼梯适用性不强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电动助力手推车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动助力手推车,包括车架、位于车架后端的手柄;还包括自车架前端向前延伸的导杆、位于车架下方的提升机构、位于提升机构两侧的车轮;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于车架底部的提升梁、固定于车架底部并位于提升梁后方的电推杆、自提升梁两侧向下延伸的支架、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支架上的提升转轴、铰接于提升转轴底部一侧的第一上叉杆、铰接于提升转轴底部另一侧的第二上叉杆、与第一上叉杆下端铰接的第一下叉杆、与第二上叉杆下端铰接的第二下叉杆、丝杆机构、铰接于第一下叉杆及第二下叉杆底端的底杆;所述车轮分别通过轮轴铰接于底杆两侧;所述电推杆的前端与提升转轴铰接,电推杆收缩使车轮向后摆动;丝杆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丝杆、位于丝杆上的丝杆螺母、连接于电机背面的电机法兰;所述第一上叉杆与第一下叉杆铰接处同时与电机法兰的背面铰接;所述第二上叉杆与第二下叉杆铰接处同时与丝杆螺母的两外侧面铰接;丝杆转动时,丝杆螺母在丝杆上移动,当所述丝杆螺母向电机靠近时,所述第一上叉杆与第二上叉杆之间的夹角变小,提升转轴与底杆之间的距离变小;当所述丝杆螺母向电机远离时,所述第一上叉杆与第二上叉杆之间的夹角变大,提升转轴与底杆之间的距离变大。

4、进一步的,所述导杆有两个,且两个导杆平行的位于车架前方,导杆的前端还设有导轮。

5、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所述导杆插入滑槽中,导杆上自前向后设有多个固定孔,滑槽上设有插孔及位于插孔中的销,导杆上的任一个固定孔与插孔均可通过销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叉杆的下端、第二上叉杆的下端、第一下叉杆的下端、第二下叉杆的下端均为u形叉臂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前端还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板。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电动助力手推车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s1:上楼梯之前,提升机构处于收缩状态,即提升转轴与底杆之间的距离变小,使手推车靠近楼梯第一级的侧面,调节导杆伸出长度,使得导轮靠紧在第二级台阶侧面;

10、s2:提升机构中启动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使提升转轴与底杆之间的距离变大而提升车架;此时导轮沿着第二级台阶侧面上升;

11、s3:导轮升至第三级台阶表面后,启动电推杆缩回,向前推车架,小车整体提升至第二级台阶;

12、s4:启动提升机构收缩,同时电推杆推出,使提升机构恢复至爬楼梯的初始状态;

13、s5:重复上述过程,实现手推车上楼梯的作业过程;

14、s6:下楼梯时,操作人员以上述相反的动作退下楼梯。

15、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置通过电机丝杆机构的驱动装置使提升机构能够自动将车架抬升,可以辅助操作人员实现手推车载重物上、下楼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搬运效率。同时可根据楼梯高度抬升至对应的高度位置,对于不同高度的楼梯或者不规则的台阶状地形均有适用能力。其中,车轮即位于提升机构的底部,故车架可以直接相对于车轮升降,通过电推杆可以将车轮向后摆动以调整车轮位置,该结构不需要再另外为车轮设置其他安装空间,简化了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助力手推车,包括车架、位于车架后端的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有两个,且两个导杆平行的位于车架前方,导杆的前端还设有导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助力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所述导杆插入滑槽中,导杆上自前向后设有多个固定孔,滑槽上设有插孔及位于插孔中的销,导杆上的任一个固定孔与插孔均可通过销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助力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叉杆的下端、第二上叉杆的下端、第一下叉杆的下端、第二下叉杆的下端均为u形叉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端还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板。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电动助力手推车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手推车,包括车架、电动提升机构、电推杆、导杆;所述电动提升机构包括电机、丝杠、叉杆、车轮;遇到楼梯时,操作人员仍然握住把手,推行手推车至导轮抵住第一级台阶侧面,根据台阶宽度调节车轮距导杆的位置后固定手推车,电机驱动提升机构升起,将手推车和重物一起升高至一级台阶处,导杆升至第二级台阶处,电推杆将提升机构整体拉向把手方向,在操作人员的协作下,手推车整体向前移动,车轮移至第一级台阶;推动手推车,电机丝杠驱动提升机构缩回,操作人员力推动手推车至导杆抵住第二级台阶侧面;重复以上动作,手推车则可在电机助力、操作人员辅助下完成爬楼梯的任务。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妍,田玉兰,李成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