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4300发布日期:2022-04-09 10:4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属于机械连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交通工具使用工况单一,汽车只能在平路上驾驶,飞行器只能在空中飞行,船舶只能在水面上航行。在战场侦察、搜索救援、地质勘探、高空摄影等特殊场景里,往往需要海陆空多种交通方式结合才能达成任务。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陆空两栖无人机、海空两栖无人机。
3.未来信息化战场将是海、陆、空、潜等多位一体的联合作战,当前传统交通工具使用工况单一,由陆行转换为空行时,需要烦琐的换乘转移人员及货物,效率低下。
4.虽然近年来提出了相关的陆空两栖机器人,但是路面行驶部分还是单独完整的轮式、履带式或多足式结构,空中飞行部分则多是旋翼式结构。这种功能上的简单拼凑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发挥出陆空两栖模式的优势,存在诸多缺点:在陆行驶时,具有飞行功能的旋翼部分成为累赘,占用空间过大;而在空飞行时,具有路面行驶功能的底盘系统成为累赘,重量大,降低飞行续航,现实可行性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实现驾驶舱与飞行器、汽车底盘、船舶等载体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结构简单可靠,驾驶员可一键实现与不同平台的连接与断开,操作简便,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拓展了可通行性,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
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包括驾驶舱本体,驾驶舱本体外围包裹着防滚架;
8.所述防滚架包括u型支撑架,驾驶舱本体顶部与底部各伸出设置有两根u型支撑架;
9.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载体,载体上设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包括着陆平台,着陆平台的两侧各设有一v型卡槽和u型卡扣,u型卡扣可活动的安装在v型卡槽的上端一侧,u型卡扣连接有直线行程电机。
10.进一步的,所述u型支撑架为圆柱管体。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v型卡槽相对设置,两个u型卡扣相对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v型卡槽用于容纳u型支撑架,v型卡槽的两侧斜面的宽度、深度和长度均与u型支撑架相适应。
13.进一步的,所述v型卡槽与u型支撑架上均设有自动对心装置,对接时有自动对心功能。
14.进一步的,所述u型支撑架与v型卡槽对接成功后,u型卡扣在直线行程电机推动下卡在u型支撑架上,将u型支撑架锁紧在连接平台上。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6.防滚架与v型槽的连接机构,实现驾驶舱与飞行器、汽车底盘、船舶等载体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结构简单可靠,驾驶员可一键实现与不同平台的连接与断开,操作简便,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拓展了可通行性,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
17.构建一套海陆空标准通用平台,实现一个驾驶舱即可在基于不同飞行器、汽车底盘等载体的平台快速切换,解决现有技术中陆空两栖无人机结构累赘的问题,将海陆空功能解耦,简化结构,可行性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驾驶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平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驾驶舱本体与不同载体连接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包括驾驶舱本体2,驾驶舱本体2内可乘坐两名乘客,驾驶舱本体2外围包裹着防滚架1,防滚架1可起到加强驾驶舱结构强度的功能。
24.所述防滚架1包括u型支撑架11,u型支撑架11为圆柱管体,驾驶舱本体2顶部与底部各伸出设置有两根u型支撑架11,用于与相对应的载体连接平台对接。
25.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载体,载体包括飞行器、汽车底盘和船舶,载体上设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包括着陆平台6,着陆平台6的两侧各设有一v型卡槽5和u型卡扣4,u型卡扣4可活动的安装在v型卡槽5的上端一侧,两个v型卡槽5相对设置,两个u型卡扣4相对设置。
26.所述u型卡扣4连接有直线行程电机3,直线行程电机3用于推动u型卡扣4。
27.所述v型卡槽5用于容纳u型支撑架11,v型卡槽5的两侧斜面的宽度、深度和长度均与u型支撑架11相适应,v型卡槽5与u型支撑架11上均设有自动对心装置,对接时有自动对心功能,防止对接时错位。
28.所述u型支撑架11与v型卡槽5对接成功后,u型卡扣4在直线行程电机3推动下卡在u型支撑架11上,将u型支撑架11锁紧在连接平台上,完成驾驶舱与载体的连接,即可进行相应的行动。
29.如图4至图6所示,通过卡扣与支撑架的锁紧配合,实现驾驶舱与连接平台的配合,连接平台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载体上,实现驾驶舱与不同载体连接,即可拓展驾驶舱的行动模式,且结构可靠,操作简单,免去乘客及货物换乘的麻烦,在驾驶舱上就可以直接一键切
换与不同载体之间的连接,从而拓展通行方式,提高交通效率。
3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舱本体(2),驾驶舱本体(2)外围包裹着防滚架(1);所述防滚架(1)包括u型支撑架(11),驾驶舱本体(2)顶部与底部各伸出设置有两根u型支撑架(11);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载体,载体上设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包括着陆平台(6),着陆平台(6)上两侧各设有一v型卡槽(5)和u型卡扣(4),u型卡扣(4)可活动的安装在v型卡槽(5)的上端一侧,u型卡扣(4)连接有直线行程电机(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架(11)为圆柱管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v型卡槽(5)相对设置,两个u型卡扣(4)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卡槽(5)用于容纳u型支撑架(11),v型卡槽(5)的两侧斜面的宽度、深度和长度均与u型支撑架(11)相适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卡槽(5)与u型支撑架(11)上均设有自动对心装置,对接时有自动对心功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架(11)与v型卡槽(5)对接成功后,u型卡扣(4)在直线行程电机(3)推动下卡在u型支撑架(11)上,将u型支撑架(11)锁紧在连接平台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替换载人方式驾驶舱的连接结构,包括驾驶舱本体,驾驶舱本体外围包裹着防滚架;所述防滚架包括U型支撑架,驾驶舱本体顶部与底部各伸出设置有两根U型支撑架;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载体,载体上设有连接平台,连接平台包括着陆平台,着陆平台的两侧各设有一V型卡槽和U型卡扣,U型卡扣可活动的安装在V型卡槽的上端一侧,U型卡扣连接有直线行程电机。具有以下优点:实现驾驶舱与飞行器、汽车底盘、船舶等载体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结构简单可靠,驾驶员可一键实现与不同平台的连接与断开,操作简便,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拓展了可通行性,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颜军 董文岳 杨革 黄小虎 李光 冯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欧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