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0675发布日期:2022-08-03 13:1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件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


背景技术:

2.公知的,圆管钢构件一般有着较大的体积、较长的长度和较重的重量,因此,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依赖于大型的运输设备,然而在运输设备中,使用半挂牵引车运输是最为常见,以及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3.然而,半挂牵引车的挂车一般只有一个车板,且在车板的侧面缺少相应的防护装置,传统运输圆管钢构件时,首先将多根圆管钢构件捆绑后堆放在挂车上,然后在挂车上安装多根固定绳,通过固定绳将圆管钢构件的位置固定,但是一方面,固定绳的捆绑过程过于繁琐,从而使得圆管钢构件的装车时间长,进而影响圆管钢构件的整体运输效率,且固定绳的捆绑是由工人手动完成,也增大了工人的工作量,使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4.因此,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圆管钢构件从挂车上散落的防倒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
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包含套管、桩体和压杆,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挂车的侧面,桩体与套管对应插接,且桩体对应呈竖直状态;所述桩体的底部杆身设有牛角状的卡具,且卡具的凹面与套管的顶部面对应抵触,所述桩体的顶部通过铰接柱与压杆对应铰接,且桩体与压杆之间设有弹簧。
8.优选的,所述压杆的杆身侧面设有杆套,杆套内插接有插杆,插杆的头端设有限位块,插杆的尾端对应朝向桩体,所述桩体的杆身侧面设有与插杆对应配合的插座。
9.优选的,所述插座的顶部面设为凸弧面,且该顶部面的末端设有与插杆相配合的插孔,该顶部面的头端为弧面的低端,且插座顶部面的头端对应朝向挂车方向。
10.优选的,所述压杆朝向挂车的端面设为锯齿状。
11.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倾斜设置,且弹簧与压杆之间的夹角为5-10
°

12.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通过在挂车上设置多个本申请所述的桩体,能够对圆筒钢构件的管身的多处地方均进行固定,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圆筒钢构件从挂车的侧面滑落;另外,通过弹簧能够自动拉动压杆向挂车顶部面方向转动,从而使压杆压住堆放的圆筒钢构件,进而实现对圆筒钢构件的固定作用,达到提高圆筒钢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目的,能够避免出现圆筒钢构件滑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杆套和插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套管;2、桩体;3、卡具;4、压杆;5、弹簧;6、杆套;7、插杆;8、限位块;9、插座;10、挂车;11、圆筒钢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18.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在挂车10上设置多个,且分别位于挂车10的两侧,起到栏杆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圆筒钢构件11从挂车10的两侧滚落;
19.而本插桩式防倒桩包含套管1、桩体2和压杆4,所述套管1固定安装在挂车10的侧面,桩体2与套管1对应插接,且桩体2对应呈竖直状态,即桩体2与挂车10的顶部面对应垂直,桩体2的头端高于挂车10的顶部面,达到阻挡圆筒钢构件11的目的;所述桩体2的底部杆身设有牛角状的卡具3,且卡具3的凹面与套管1的顶部面对应抵触,通过该卡具3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桩体2从套管1内落下;所述桩体2的顶部通过铰接柱与压杆4对应铰接,且桩体2与压杆4之间设有弹簧5,利用弹簧5能够自动拉动压杆4向挂车10顶部面方向转动,从而使压杆4压住堆放的圆筒钢构件11,进而实现对圆筒钢构件11的固定作用;
20.特别的, 所述压杆4朝向挂车10的端面设为锯齿状,从而能够增强压杆4与圆筒钢构件11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圆筒钢构件11在压杆4的压力下,堆放位置保持不变,提高圆筒钢构件11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弹簧5为倾斜设置,且弹簧5与压杆4之间的夹角为5-10
°
,通过该倾斜角度,能够让弹簧5更好得拉动压杆4转动,并且压杆4在恢复到与桩体2同轴的状态过程中,所需的力较小,方便工人进行操作;另外,压杆4的铰接端面设有限位板,当压杆4与桩体2处于同轴状态时,限位板与桩体2的顶端面相抵触;
21.此外,所述压杆4的杆身侧面设有杆套6,杆套6内插接有插杆7,插杆7的头端设有限位块8,插杆7的尾端对应朝向桩体2,所述桩体2的杆身侧面设有与插杆7对应配合的插座9,当不需要压住圆筒钢构件11时,让压杆4与桩体2保持同轴,此时将插杆7与插座9对应配合插接,即可让压杆4的位置保持同轴状态;当需要压住圆筒钢构件11时,将插杆7从插座9内抽出,压杆4即会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挂车10顶部面方向转动,直到压杆4与圆筒钢构件11发生抵触,从而达到压住圆筒钢构件11的目的;根据需要,所述插座9的顶部面设为凸弧面,且该顶部面的末端设有与插杆7相配合的插孔,该顶部面的头端为弧面的低端,且插座9顶部面的头端对应朝向挂车10方向,通过将插座9的顶部面设为凸弧面,能够在压杆4转动时,使压杆4的尾端沿凸弧面的弧度进行移动,且压杆4在处于和桩体2同轴状态时,插杆7会到达插座9的插孔处,然后自动落入插孔中,即压杆4在转动过程中,工人只需要操作拔出插杆7这一个动作,极大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特别的,杆套6、插杆7和插座9能够对应设为两套,且这两套结构分别位于压杆4和桩体2的两侧面。
22.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时,首先将多个防倒桩分别
设置在挂车10的两侧面,然后将圆筒钢构件11依次放置在挂车10上,接下来压杆4在弹簧5拉力的作用下,沿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压杆4与圆筒钢构件11相抵触;
23.需要注意的是,当需要卸下圆筒钢构件11时,先将压杆4沿远离挂车10顶部面的方向转动,直到压杆4与桩体2同轴,然后将插杆7插入插座9中,实现压杆4的限位。
2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其特征是:包含套管(1)、桩体(2)和压杆(4),所述套管(1)固定安装在挂车(10)的侧面,桩体(2)与套管(1)对应插接,且桩体(2)对应呈竖直状态;所述桩体(2)的底部杆身设有牛角状的卡具(3),且卡具(3)的凹面与套管(1)的顶部面对应抵触,所述桩体(2)的顶部通过铰接柱与压杆(4)对应铰接,且桩体(2)与压杆(4)之间设有弹簧(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其特征是:所述压杆(4)的杆身侧面设有杆套(6),杆套(6)内插接有插杆(7),插杆(7)的头端设有限位块(8),插杆(7)的尾端对应朝向桩体(2),所述桩体(2)的杆身侧面设有与插杆(7)对应配合的插座(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其特征是:所述插座(9)的顶部面设为凸弧面,且该顶部面的末端设有与插杆(7)相配合的插孔,该顶部面的头端为弧面的低端,且插座(9)顶部面的头端对应朝向挂车(10)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其特征是:所述压杆(4)朝向挂车(10)的端面设为锯齿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其特征是:所述弹簧(5)为倾斜设置,且弹簧(5)与压杆(4)之间的夹角为5-10
°


技术总结
一种半挂车用的插桩式防倒桩,包含套管、桩体和压杆,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挂车的侧面,桩体与套管对应插接,且桩体对应呈竖直状态;所述桩体的底部杆身设有牛角状的卡具,且卡具的凹面与套管的顶部面对应抵触,所述桩体的顶部通过铰接柱与压杆对应铰接,且桩体与压杆之间设有弹簧;本防倒桩能够有效防止圆管钢构件从挂车上散落。从挂车上散落。从挂车上散落。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军 李亚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汇成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