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9533发布日期:2022-07-30 01:4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


背景技术:

2.现有矿用车辆基本上都是非承载式车身,动力系统、驾驶室、悬挂系统等安装在承载的大梁上,因此车身为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车身历史悠久,但是也面临着不适宜时代的缺点,对于厂商而言,非承载式车身也不利于汽车工程设计,因为要把车身悬置在车架上,然后用弹元件联接,导致整车质量都偏重,不仅油耗较高,而且影响车辆加速、刹车和操控性。对于驾乘人员来说,舒适性较差,由于非承载式车身的重心较高,驾驶操控性不好,车身密封性一般。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身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能够降低车身重量和重心,提升稳定性和续航能力。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部、前桥固定部、后桥固定部、两个前窗框架、车门框架、后窗框架和顶部,所述前桥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前方,所述后桥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后方,所述前窗框架连接于所述前桥固定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后窗框架连接于所述后桥固定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车门框架从两侧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
6.具体的,所述前桥固定部包括位于两侧车灯固定框和位于所述车灯固定框下方的前轮挡泥板,所述车灯固定框与所述前窗框架和所述底部连接。
7.具体的,所述后桥固定部的两侧设有弧形的后轮挡泥板,所述后轮挡泥板与所述底部、所述车门框架和所述后窗框架均相连。
8.具体的,所述底部的中间设有围挡和前后延伸的拱形部,所述底部的两侧设有拱形结构且前后延伸的纵支撑条,所述拱形部与所述纵支撑条之间设有支撑框。
9.具体的,所述顶部的上方设有纵横交错的补强筋。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1.本车身是整体式的刚性结构,车身机构件直接用来固定动力系统、前后桥悬架和传动系统,车身覆盖件则用来围成驾驶室,整车重心低,行驶稳定性好,质量轻,续航里程大,适用于矿用指挥车。
附图说明
12.图1为实施例的矿用车承载式车身的立体图。
13.图中数字表示:
14.11-底部,111-围挡,112-拱形部,113-纵支撑条,114-支撑框,12-前桥固定部,
121-车灯固定框,122-前挡泥板,13-后桥固定部,131-后挡泥板;
15.21-前窗框架,22-车门框架,23-后窗框架,24-顶部,241-补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实施例: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结构件和位于车身结构件上方的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部11、前桥固定部12和后桥固定部13,车身覆盖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窗框架21、两个车门框架22、后窗框架23和顶部24,前桥固定部12连接于底部11的前方,后桥固定部13连接于底部11的后方,前窗框架21连接于前桥固定部12与顶部24之间,后窗框架23连接于后桥固定部13与顶部24之间,车门框架22从两侧连接底部11与顶部24。底部11、前桥固定部12和后桥固定部13是用来固定动力系统、前后桥悬架和传动系统的结构部分,起到支撑和抗冲击作用,所以材质厚度比车身覆盖件要求高。前窗框架21、两个车门框架22、后窗框架23和顶部24围成驾驶室,用来安装车窗、车门、盖板等,但主要起到装饰和遮挡作用,所以钢板对车身强度影响较小,可以用较薄的材料制成。本车身是整体式的刚性结构,整车重心低,行驶稳定性好,质量轻,续航里程大,适用于矿用指挥车。
19.如图1所示,前桥固定部12包括位于两侧车灯固定框121和位于车灯固定框121下方的前轮挡泥板122,车灯固定框121与前窗框架21和底部11连接。车灯固定框121用来固定车灯,前轮挡泥板122位于前轮上方,车灯固定框121与前轮挡泥板122搭成一个立体结构,能够提高前桥固定部12的刚性。
20.如图1所示,后桥固定部13的两侧设有弧形的后轮挡泥板131,后轮挡泥板131与底部11、车门框架22和后窗框架23均相连。后轮挡泥板131与底部11、车门框架22和后窗框架23围成一种立体结构,能够提高后桥固定部13的刚性。
21.如图1所示,底部1的中间设有围挡112和前后延伸的拱形部112,底部的两侧设有拱形结构且前后延伸的纵支撑条113,拱形部112与纵支撑条113之间设有支撑框114。围挡111下方是发动机的位置,拱形部112的下方是传动轴的位置,围挡111、拱形部112、纵支撑条113与支撑框114构成纵横交错的补强结构,使底部11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
22.如图1所示,顶部24的上方设有纵横交错的补强筋241。补强筋241可以让顶部24比较难变形,在矿用环境下提升了驾乘人员的安全。
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结构件和位于所述车身结构件上方的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结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部、前桥固定部、后桥固定部,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窗框架、两个车门框架、后窗框架和顶部,所述前桥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前方,所述后桥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后方,所述前窗框架连接于所述前桥固定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后窗框架连接于所述后桥固定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车门框架从两侧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固定部包括位于两侧车灯固定框和位于所述车灯固定框下方的前轮挡泥板,所述车灯固定框与所述前窗框架和所述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固定部的两侧设有弧形的后轮挡泥板,所述后轮挡泥板与所述底部、所述车门框架和所述后窗框架均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中间设有围挡和前后延伸的拱形部,所述底部的两侧设有拱形结构且前后延伸的纵支撑条,所述拱形部与所述纵支撑条之间设有支撑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的上方设有纵横交错的补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用车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结构件和位于所述车身结构件上方的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结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部、前桥固定部、后桥固定部,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窗框架、两个车门框架、后窗框架和顶部,所述前桥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前方,所述后桥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后方,所述前窗框架连接于所述前桥固定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后窗框架连接于所述后桥固定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车门框架从两侧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本车身是整体式的刚性结构,整车重心低,行驶稳定性好,质量轻,续航里程大,适用于矿用指挥车。适用于矿用指挥车。适用于矿用指挥车。


技术研发人员:白福贵 黄乐英 韦保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晋桦豹胶轮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