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泥板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0170发布日期:2024-01-16 11:3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挡泥板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挡泥板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


背景技术:

1、电动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新的产品形式。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动滑板车,也将其视为一种新的便携的交通工具。相关技术中,滑板车的尾灯或其他装饰品等零件通常单独安装到整车上,影响了滑板车的整体结构布局,且组装不便,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生产成本较低的挡泥板组件。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代步车。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挡泥板组件包括:挡泥板、灯具和铭牌;所述灯具设于所述挡泥板上以用于朝向外界投射光线;所述铭牌设于所述挡泥板的外侧以用于展示信息。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挡泥板组件,由于灯具和铭牌均集成在挡泥板上,从而可以有效利用挡泥板的空间位置,使得挡泥板组件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并且在对代步车进行组装时,可以先将灯具、铭板组装到挡泥板上,然后再将挡泥板组件安装到代步车上,从而可以简化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铭牌设于所述挡泥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铭牌与所述挡泥板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铭牌与所述挡泥板可拆卸地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泥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灯具的至少部分设于至所述安装槽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泥板具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朝向所述挡泥板的外侧水平延伸,所述安装槽成型在所述第一凸出部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内壁面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安装槽的周向间隔布置且与所述灯具抵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具包括相连的灯座和灯罩,所述灯座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灯罩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周沿抵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挡泥板和所述灯具相连,以将所述灯具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间隔布置在所述灯具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挡泥板的内侧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灯具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纹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旋拧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挡泥板的内侧连通的过线孔,所述挡泥板的内侧设有卡线部,所述挡泥板组件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卡线部卡合在所述挡泥板的内侧,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并与所述灯具连通。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线部包括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交错且间隔布置以限定出卡接通道;和/或,所述卡线部包括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和所述第二卡凸相对且间隔布置以限定出卡接通道。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线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卡线部沿所述挡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泥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挡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泥板上设有第一挂接件,所述第一挂接件适于固定折叠后的车体。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接件包括固定段和挂接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挡泥板相连,所述挂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的一端相连,所述挂接段另一端朝向所述挡泥板背离所述铭牌的一端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挡泥板限定出挂接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接件与所述挡泥板可拆卸地连接。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泥板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朝向所述挡泥板的外侧凸出,所述第一挂接件设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上。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接件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凸出部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挡泥板组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配合。

24、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代步车,包括:车架;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排布在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挡泥板组件,所述挡泥板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泥板组件,所述挡泥板组件设于所述后轮上。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代步车,由于灯具和铭牌均集成在挡泥板上,从而可以有效利用挡泥板的空间位置,使得挡泥板组件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并且在对代步车进行组装时,可以先将灯具、铭板组装到挡泥板上,然后再将挡泥板组件安装到代步车上,从而可以简化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泥板(11)、灯具(12)和铭牌(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铭牌(13)设于所述挡泥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铭牌(13)与所述挡泥板(11)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铭牌(13)与所述挡泥板(11)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1)上设有安装槽(113),所述灯具(12)的至少部分设于至所述安装槽(1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1)具有第一凸出部(111),所述第一凸出部(111)朝向所述挡泥板(11)的外侧水平延伸,所述安装槽(113)成型在所述第一凸出部(1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的内壁面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14),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加强筋(114)沿所述安装槽(113)的周向间隔布置且与所述灯具(1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12)包括相连的灯座(121)和灯罩(122),所述灯座(121)设于所述安装槽(113)内,所述灯罩(122)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的外周沿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5),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15),所述挡泥板(11)和所述灯具(12)相连,以将所述灯具(12)固定在所述安装槽(1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5)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15)间隔布置在所述灯具(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3)内设有与所述挡泥板(11)的内侧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131),所述灯具(1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11),所述第一紧固件(15)为螺纹件,所述第一紧固件(15)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131)并旋拧在所述第二连接孔(121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3)内设有与所述挡泥板(11)的内侧连通的过线孔(1132),所述挡泥板(11)的内侧设有卡线部(115),所述挡泥板(11)组件还包括导线(123),所述导线(123)通过所述卡线部(115)卡合在所述挡泥板(11)的内侧,所述导线(123)的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1132)并与所述灯具(12)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部(115)包括第一卡钩(1151)和第二卡钩(1152),所述第一卡钩(1151)和所述第二卡钩(1152)交错且间隔布置以限定出卡接通道(115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部(115)为多个,多个所述卡线部(115)沿所述挡泥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1)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筋(116),所述第二加强筋(116)沿所述挡泥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1)上设有第一挂接件(14),所述第一挂接件(14)适于固定折叠后的车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件(14)包括固定段(141)和挂接段(142),所述固定段(141)与所述挡泥板(11)相连,所述挂接段(14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141)的一端相连,所述挂接段(142)另一端朝向所述挡泥板(11)背离所述铭牌(13)的一端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挡泥板(11)限定出挂接槽(143)。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件(14)与所述挡泥板(11)可拆卸地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1)具有第二凸出部(112),所述第二凸出部(112)朝向所述挡泥板(11)的外侧凸出,所述第一挂接件(14)设于所述第二凸出部(112)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挡泥板(11)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件(14)上设有第三连接孔(1411),所述第二凸出部(112)设有第四连接孔(1121),所述挡泥板(11)组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16),所述第二紧固件(16)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1121)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1411)配合。

20.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挡泥板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所述挡泥板组件包括:挡泥板、灯具和铭牌。所述灯具设于所述挡泥板上以用于朝向外界投射光线,所述铭牌设于所述挡泥板的外侧以用于展示信息。本技术的挡泥板组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侯勤领,张亦,李程飞,邱晓洋,狄伟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