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和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8330发布日期:2022-08-09 22:0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和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领域,尤其是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和履带式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采用橡胶履带作为行走部件的农业装备机器,作业环境一般为湿田地,其田地的土壤粘性较大,并夹杂着各种杂草、稻秸秆。而环形的橡胶履带,其接地侧设有花块,花块按照驱动轮的节距进行分布。在湿田地环境中,履带会陷入泥泞的土壤。而履带通过机器驱动轮的运转而绕环形轮系转动,附着在花块表面和滚轮侧的土壤、杂草及稻秸秆会随着履带转动而被甩到机器底盘的支架、托轮、托轮架及支重轮横梁上。随着机器不停的行走,支架、托轮、托轮架及支重轮横梁上的附着物会慢慢堆积,会造成机器运行阻力增加,影响托轮和支重轮的运行,履带也会加速磨损。而在机器完成任务后,对于机器地盘上的附着物清理比较困难,若没有清理干净,随着附着物的固化,对于第二次运行机器时而言,会造成机器底盘各零部件的磨损和对履带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能够在机器运行时,通过橡胶履带的转动,自动清洁机器底盘支架上的淤泥等附着物,并可将清洁下来的淤泥等附着物排出履带外侧,防止淤泥堆积在履带上。
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5.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包括环形的履带本体,履带本体的内侧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芯金,履带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与芯金位置对应的花块;
6.履带本体的内侧某一节距或多个节距上设置有自清洁块,自清洁块的位置与芯金对应,自清洁块从履带本体的内侧向履带本体的端部延伸,并在到达该端部后继续向履带本体的外侧延伸与花块连接;自清洁块的外形与底盘的轮廓相适应;
7.自清洁块为梯形,梯形的底边较宽,并且相对靠近履带本体的中心;梯形的顶边较窄,位于履带本体的端部;梯形的侧边与纵轴y之间的夹角为90~110
°

8.作为优选,自清洁块关于横轴x上下对称。
9.作为优选,自清洁块与履带本体的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该圆角的半径大于5mm。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轮系和围绕轮系设置的履带,履带采用上述的刮泥履带。
11.作为优选,自清洁块与底盘之间留有5-10mm的空隙。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履带本体的内侧设置了自清洁块,从而使得履带运动的同时,自清洁块能对底盘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防止附着物堆积,导致机器无法运行。
附图说明
13.图1为现有技术中履带装配在底盘上的侧视图。
14.图2为现有技术中履带和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与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和2所示,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上转动设置有轮系,轮系具体包括位于底盘1左侧的驱动轮2、位于底盘1下部的支重轮5、位于底盘1右侧的涨紧轮7和位于底盘1上部的托链轮8。在轮系的上环绕设置履带,履带包括环形的履带本体11,在履带本体11内侧设置有芯金12,芯金12的端部构成用于连接驱动轮2的驱动齿13,因此芯金12需要沿着履带的长度方向排列,并且芯金12需要按照驱动轮2的节距排列,以便于和驱动轮2相互配合。在履带本体11的外侧设置有花块14,花块14的位置与芯金12对应,花块14用于提高履带在行走时的抓地力。
18.正如背景技术中说的那样,履带在行走的过程中,附着在花块14表面和轮系上的土壤、杂草及稻秸秆等附着物9会随着履带转动而被甩到机器的底盘1上。
19.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自动清理这些附着物9,本实用新型的履带上设置有自清洁块17,自清洁块17可以位于履带本体11的某一个节距上,也可以位于履带本体11的多个节距上,具体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选择。自清洁块17具体的位置和结构如下所述:自清洁块17位于履带本体11的内侧面且靠近底盘1的那端,自清洁块17从履带本体11的内侧向端部延伸,并且在到达端部之后继续向上延伸与花块14连接,保证自清洁块17的连接强度。为了保证清洁效果,自清洁块17的外形大致与底盘1的轮廓相适应,但需要在自清洁块17与底盘1之间留有5-10mm的空隙,以便于自清洁块17能正常通过底盘1。
20.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洁能力,自清洁块17大致为梯形,且大致关于横轴x上下对称。其中梯形的底边171较宽,并且相对靠近履带本体11的中心。梯形的顶边172较窄,位于履带本体17的端部。梯形的侧边173与纵轴y之间的夹角为90~110
°
,使得附着物9能沿着梯形的侧边173向外排出,避免附着物9向履带本体11的内端移动。
21.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洁能力,自清洁块17与履带本体11的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该圆角的半径应当大于5mm,其作用在于避免附着物9在自清洁块17的根部堆积,增加圆角有利于附着物在其根部位置的流动。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履带本体11的内侧设置了自清洁块17,从而使得履带运动的同时,自清洁块17能对底盘1上的附着物9进行清理,防止附着物9堆积,导致机器无法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包括环形的履带本体(11),履带本体(11)的内侧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芯金(12),履带本体(11)的外侧设置有与芯金(12)位置对应的花块(14);其特征在于,履带本体(11)的内侧某一节距或多个节距上设置有自清洁块(17),自清洁块(17)的位置与芯金(12)对应,自清洁块(17)从履带本体(11)的内侧向履带本体(11)的端部延伸,并在到达该端部后继续向履带本体(11)的外侧延伸与花块(14)连接;自清洁块(17)的外形与底盘(1)的轮廓相适应;自清洁块(17)为梯形,梯形的底边(171)较宽,并且相对靠近履带本体(11)的中心;梯形的顶边(172)较窄,位于履带本体(17)的端部;梯形的侧边(173)与纵轴y之间的夹角为90~1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其特征在于,自清洁块(17)关于横轴x上下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其特征在于,自清洁块(17)与履带本体(11)的连接处采用圆角过渡,该圆角的半径大于5mm。4.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设置在底盘(1)上的轮系和围绕轮系设置的履带,履带采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刮泥履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清洁块(17)与底盘(1)之间留有5-10mm的空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领域,尤其是一种自排泥的刮泥履带和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环形的履带本体,履带本体的内侧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芯金,履带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与芯金位置对应的花块;履带本体的内侧某一节距或多个节距上设置有自清洁块,自清洁块的位置与芯金对应,自清洁块从履带本体的内侧向履带本体的端部延伸,并在到达该端部后继续向履带本体的外侧延伸与花块连接;自清洁块的外形与底盘的轮廓相适应;自清洁块为梯形,梯形的底边较宽,并且相对靠近履带本体的中心;梯形的顶边较窄,位于履带本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履带本体的内侧设置了自清洁块,使得履带运动的同时,自清洁块能对底盘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自清洁块能对底盘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自清洁块能对底盘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沈浙波 何明明 廖空龙 李冬儒 杨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8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