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的制作方法](https://img.xjishu.com/img/zl/2022/11/8/401p942u8.jp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煤矿井下救援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
背景技术:2.煤矿井下巷道斜巷坡度大、坡度变化多、距离长等因素限制,对人员行走、搬运造成很大困难,随着矿井“一优三减、四化”的建设,岗位作业人数的逐步减少,出现紧急救援情况时,往往会出现救援伤员到达事故地点耗时较长、运送时间长,影响伤员抢救最佳时间,甚至会出现救援人员体力跟不上,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该型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的研制使用,很好的利用了煤矿井下完善的轨道运输系统,不存在运输死角,解决了人员长距离徒步运送伤员的问题,2名救援人员即可完成伤员的紧急救援任务,救援人数要求不高,并很大程度节约了救援人员体能消耗,避免了人员运送时磕碰等意外情况,减少伤员升井时间,得到及时救治,拓展应用潜力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解决了人员长距离徒步运送伤员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包括平板运输车,所述平板运输车上可拆卸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救援担架。
5.所述救援担架与平板运输车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
6.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与连接板,连接板板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销孔,底座左右两侧固接有至少两个连接板,位于底座同一侧的连接板板面相对设置。
7.所述担架两端固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销轴穿过连接孔与销孔将所述救援担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8.所述救援担架上固定设置有保险带。
9.位于所述底座同一侧的连接板之间固接有筋板。
10.所述平板运输车两端设置有牵引连接件。
11.所述支架底部的底座固接有连接座, 连接座与平板运输车通过固定销轴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基于矿用平板运输车的车身,在其上部加装救援担架,代替了人工救援,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当井下有伤员需要救治时,再也不用救护人员徒步运送,只要将平板运输车挂在适当的动力牵引上,就可以实现自动运送任务。
14.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煤矿井下巷道斜巷坡度大小调节救援担架的倾斜度,保证在救援运输中救援担架处于水平状态,被救援人员不至于因为坡度过大而滑落。
15.本实用新型分利用了煤矿井下完善的轨道运输系统,不存在运输死角,由于其可调节角度,在煤矿不同水平巷道的运输可以做到不间断,避免重复转车,节约运送时间和保
护伤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板运输车与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救援担架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架;2-销轴,3-救援担架;4-保险带;5-固定销轴;6-平板运输车;7-连接架;8-筋板;9-轮子;10-销孔;11-牵引连接件,12-底座;13-连接板,14-连接孔,15-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见图1-4,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包括平板运输车6,所述平板运输车6上可拆卸固定有支架1,支架1上可拆卸设置有救援担架3,平板运输车6可以挂在适当的动力牵引上,就可以实现自动运送任务,替代了人工抬运,解放了人力。
22.所述救援担架3与平板运输车6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保证在救援过程中,被救援人员在被救援时,斜巷坡度较大时,被救援人员仍处于平躺状态。
23.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12与连接板13,连接板13板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销孔10,底座12左右两侧固接有至少两个连接板13,位于底座12同一侧的连接板13板面相对设置。所述担架3两端固接有连接架7,连接架7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14,销轴2穿过连接孔14与销孔10将所述救援担架3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保证担架3与平板运输车6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
24.所述底座12与所述平板运输车6销轴连接。所述支架1底部的底座12固接有连接座15, 连接座15与平板运输车6通过固定销轴5连接。便于拆卸、调整支架1。
25.所述救援担架3上固定设置有保险带4,便于固定被救援人员。
26.位于所述底座12同一侧的连接板13之间固接有筋板8,用于加强连接板13之间的稳定性。
27.所述平板运输车6两端设置有牵引连接件11,便于与动力牵引装置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包括平板运输车6,平板运输车6底部设置有轮子9,平板运输车6上通过固定销轴5固定有支架1,支架1上可拆卸设置有救援担架3,支架1包括底座12与连接板13,连接板13板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销孔10,底座12左右两侧固接有至少两个连接板13,位于底座12同一侧的连接板13板面相对设置。担架3两端焊接有连接架7,连接架7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14,销轴2穿过连接孔14与销孔10将所述救援担架3固定在支架1上。底座12底部固接有连接座15, 连接座15与平板运输车6通过固定销轴5连接。
29.固定支架底部焊接制作连接座15,通过m24高强度螺栓和平板运输车6连接成一个整体,可调节救援担架两侧连接孔14和支架1两侧由销轴2固定连接。担架上部安装有保险带,用于对伤员的固定。
30.平板运输车6最底端的销轴2固定担架3时,呈水平运输状态。倾斜巷道运输时,根据运输方向将支架一侧的销轴取出,将担架3一侧根据坡度相应调高,固定好销轴2后,救援
运输车即带有一定角度,便于斜巷中人员的运送。
31.本实用新型技术关键点:
32.(1)各部件为焊接制作,焊接点必须牢固,两侧焊接有辅助结构强度的角钢筋板,销轴2加工齐全,有利于整体结构强度和灵活固定。
33.(2)救援担架负载材料使用牛筋布料制作,固定时留有一定余量,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34.(3)限位保险带使用成品材料,扣件结构强度高。
35.(4)各部件制作成型后,尖锐部位进行打磨。
36.(5)救援运输车和平板运输车连接孔必须统一匹配,便于连接固定。
37.(6)救援运输车使用的平板车、救援担架必须按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38.救援运输车完成后,放置在煤矿井下主要运输巷道中,由于其使用煤矿用平板运输车为载体,备用时可只存放上部支架和担架部分,在井巷中存放备用比较方便。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快速进行组织,使用电机车等牵引设备运输至事故地点。该型运输车充分利用了煤矿井下无处不通的运输轨道网络,使用井下成熟的牵引设备,即可完成救援运送任务,担架部分可单独使用,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完成井下水平和倾角有轨巷道的医疗救护任务,当井下有伤员需要救治时,再也不用救护人员徒步运送,只要将该车挂在适当的动力牵引上,就可以实现自动运送任务。操作起来简单、快捷,更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救护人员的体力消耗,迅速抵达目标位置,为抢救伤员争取宝贵的时间。
技术特征:1.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运输车(6),所述平板运输车(6)上可拆卸固定有支架(1),支架(1)上可拆卸设置有救援担架(3);所述救援担架(3)上固定设置有保险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担架(3)与平板运输车(6)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12)与连接板(13),连接板(13)板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销孔(10),底座(12)左右两侧固接有至少两个连接板(13),位于底座(12)同一侧的连接板(13)板面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3)两端固接有连接架(7),连接架(7)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14),销轴(2)穿过连接孔(14)与销孔(10)将所述救援担架(3)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座(12)同一侧的连接板(13)之间固接有筋板(8)。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运输车(6)两端设置有牵引连接件(11)。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底部的底座(12)固接有连接座(15), 连接座(15)与平板运输车(6)通过固定销轴(5)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煤矿井下救援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一种煤矿井下斜巷救援运输车,包括平板运输车,所述平板运输车上可拆卸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救援担架。本实用新型基于矿用平板运输车的车身,在其上部加装救援担架,代替了人工救援,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当井下有伤员需要救治时,再也不用救护人员徒步运送,只要将平板运输车挂在适当的动力牵引上,就可以实现自动运送任务。送任务。送任务。
技术研发人员:张田录 赵龙 柴发英 赵飞 陈同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