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7423发布日期:2022-10-05 07:3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转向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绿色出行,为了满足用户的短距离出行需求,各种滑板车代步装置应运而生。滑板车由于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有刹车装置,适合多年龄层的使用,特别在青少年中格外受欢迎。
3.目前市面上的滑板车包括供骑乘者脚踏的车架组,在车架组的前后分别设置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前轮的转向通过连接梁与转向轴连接操控。普遍铝锻打连接梁和转向轴均为一体锻打铝成型,加工难度大,加工成高,有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用连接梁与转向轴的螺纹连接替换原本一体锻打成型,不易断裂,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包括立杆、连接梁和转向轴,所述立杆与所述转向轴同步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连接梁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梁与所述转向轴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向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连接梁螺丝连接,所述转向轴的底部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环相配合的凹槽。
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实际应用时,通过转向轴底部的凸环和第一通孔底部的凹槽相互配合达到限位的效果,转向轴和连接梁螺丝连接方便拆卸,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和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9.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和转向轴外壳,所述转向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组件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设置,所述转向轴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均安装在所述转向轴外壳和所述转向轴之间,所述转向轴外壳内设有第一限位台、第二限位台和第三限位槽。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台设置在所述转向轴外壳的内侧顶部,所述第二限位台设置在所述转向轴外壳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三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台的顶部。
11.有益效果:上述设置对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和限位螺丝进行限位。
12.优选地,所述转向轴的中部设有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配合。
13.有益效果:通过限位螺丝和第三限位槽配合实现对转向轴左右转动角度的限定。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轴承垫和第一橡胶环,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橡胶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围,所述轴承垫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部相抵,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垫上,所述第一轴承
座的顶部与第二限位台相抵。
15.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轴承座对第一轴承、第一橡胶环和轴承垫的限位,使转向轴在转动时,上述设置的零部件不会发生位移和松动。
16.优选地,所述轴承垫的顶部设有第一环型倒角,所述第一轴承的底部设有第二环型倒角,所述第一环型倒角与所述第二环型倒角相互配合。
17.有益效果:第一轴承和轴承垫相互配合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装配。
18.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支撑环、第二橡胶环和转向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台相抵,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侧与所述第二轴承底部相抵,所述第二轴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环相抵,所述转向盖的中部设置有环型槽,所述橡胶环设置在所述环型槽内,所述支撑环的顶部与所述转向盖的底部相抵。
19.有益效果:通过第二轴承座对第二轴承、支撑环、第二橡胶环和转向盖的限位,使转向轴在转动时,上述设置的零部件不会发生位移和松动。
20.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侧设有第三环型倒角,所述第二轴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四环型倒角和第五环型倒角,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置有第六环型倒角,所述第三环型倒角与所述第四环型倒角相配合,所述第五环型倒角与所述第六环型倒角相配合。
21.有益效果:防止第二轴承在左右转动的时候,与第二轴承座和支撑环发生位移。
22.优选地,还包括有连接套,所述立杆和所述转向轴通过所述连接套同步转向连接。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25.图3为第二轴承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26.图4为第一轴承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27.图5为转向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28.图6为转向轴外壳的剖视图;
29.图7为第一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第二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转向轴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立杆1、连接梁2、转向轴3、第一通孔4、第一凸环5、凹槽6、第一轴承组件7、第二轴承组件8、转向轴外壳9、第一限位台10、第二限位台11、第三限位槽12、限位螺丝13、第一轴承座14、第一轴承15、轴承垫16、第一橡胶环17、第二凸台18、第一环型倒角19、第二环型倒角20、第二轴承座21、第二轴承22、支撑环23、第二橡胶环24、转向盖25、环型槽26、第三环型倒角27、第四环型倒角28、第五环型倒角29、连接套30、第六环型倒角31。
34.如附图1-9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滑板车转向机构,包括立杆1、连接梁2和转向轴3,立杆1与转向轴3同步转动连接,转向轴3与连接梁2可拆卸连接,连接梁2与转向轴3
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4,转向轴3的一端插入到第一通孔4内且与连接梁2螺丝连接,转向轴3的底部设有第一凸环5,第一通孔4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凸环5相配合的凹槽6。
35.具体的,转向轴3的底部一端插入到第一通孔4内并通过螺丝与连接梁2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凸环5与凹槽6的配合,让转向轴3和连接梁2连接更加牢固,两者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制造时的难度和成本,使其减少了断裂的风险。
36.其中,还包括有连接套30,立杆1和转向轴3通过连接套30同步转向连接。
37.具体的,连接套30通过螺丝夹紧转向轴3设置,连接套30和立杆1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38.本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一轴承组件7、第二轴承组件8和转向轴外壳9,转向轴3穿过第一轴承组件7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8设置,转向轴外壳9设置在转向轴3的外部,第一轴承组件7和第二轴承组件8均安装在转向轴外壳9和转向轴3之间,转向轴外壳9内设有第一限位台10、第二限位台11和第三限位台12。
39.具体的,当转向轴3通过立杆1进行左右转动时,通过第一轴承组件7和第二轴承组件8的设置使在外部的转向轴外壳9能保持不动的状态。
40.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台10设置在转向轴外壳9的内侧顶部,第二限位台11设置在转向轴外壳9的内侧底部,第三限位台12设置在第二限位台11的顶部。
41.本实施例的转向轴3的中部设有限位螺丝13,限位螺丝13与第三限位槽2相配合。
42.具体的,第三限位槽12的形状呈弧形,当转向轴3带动限位螺丝13进行左右转动,限位螺丝13转动到第三限位槽12的最左或最右侧的时候,会被第三限位槽12的侧边阻挡无法再继续转动,从而限定左右转动的最大角度。
43.本实施例的第一轴承组件7包括第一轴承座14、第一轴承15、轴承垫16和第一橡胶环17,第一通孔4的顶部设有第二凸台18,第一橡胶环17设置在第二凸台18的外围,轴承垫16的底部与第二凸台18的顶部相抵,第一轴承15设置在轴承垫16上,第一轴承座14的顶部与第二限位台11相抵。
44.具体的,第一橡胶环17把第一轴承座7和连接梁2隔开留有一定间隙,当转向轴3转动时,减少第一轴承座7与连接梁2之间的摩擦阻力,起到转动省力的作用
45.本实施例的轴承垫16的顶部设有第一环型倒角19,第一轴承15的底部设有第二环型倒角20,第一环型倒角19与第二环型倒角20相互配合。
46.具体的,设置环型倒角使轴承垫16和第一轴承15连接更加紧密,不易松动。
47.本实施例的第二轴承组件8包括第二轴承座21、第二轴承22、支撑环23、第二橡胶环24和转向盖25,第二轴承座21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台10相抵,第二轴承座21的内侧与第二轴承22底部相抵,第二轴承22的顶部与支撑环23相抵,转向盖25的中部设置有环型槽26,橡胶环设置在环型槽26内,支撑环23的顶部与转向盖25的底部相抵。
48.具体的,通过支撑环23和转向盖25相抵,使转向盖25和第二轴承座21之间留有间隙,当转向轴3转动时,减少转向盖25和第二轴承座21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转动省力的效果。
49.本实施例的第二轴承座21的内侧设有第三环型倒角27,第二轴承2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四环型倒角28和第五环型倒角29,支撑环23的底部设置有第六环型倒角31,第三环型倒角27与第四环型倒角28相配合,第五环型倒角29与第六环型倒角31相配合。
50.具体的,设置环型倒角使第二轴承座21、第二轴承22和支撑环23连接更加紧密,不易松动。
5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