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9391发布日期:2022-11-23 01:1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座椅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


背景技术:

2.自行车与电动车是人们众多的代步工具之一,它们使用方便,灵活小巧,许多人们在出行是都会选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
3.在自行车与电动车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将它们露天停放,使得自行车与电动车常常会受到风吹日晒。车座作为自行车与电动车的配件之一,其表面大多为皮革材质,而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加快皮革材质的老化,导致车座表面开裂,使得车座内部海绵露出,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在车座表面套设防护套,目前现有的一些防护套内部会填充海绵等软质材料,以提高防护套的舒适性,但却缺少防水功能,使得在下雨后,防护套会吸收大量雨水,为车座的使用带来不便,且当用户将防护套拆卸后,由于填充有海绵等材料的防护套难以折叠,导致在拆卸后不便于用户对其进行收纳存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收纳袋与气囊,所述护套主体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护套主体内侧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公魔术贴;所述气囊与所述收纳袋均位于所述护套主体的内部,所述气囊的顶部缝制有第一母魔术贴,所述气囊通过所述第一母魔术贴与所述第一公魔术贴和所述护套主体连接;所述收纳袋的前侧缝制有拉链,所述收纳袋与所述护套主体的材质相同,均由防水布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后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气嘴,所述气嘴为pvc材质,所述护套主体的后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气嘴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护套主体的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袋的底部缝制有拎带,所述护套主体底部开口的边缘处缝制有松紧带。
9.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塑胶材质,所述气囊与所述护套主体相适配。
10.进一步地,气囊的底部粘连有两条第二母魔术贴,所述收纳袋的顶部缝制有两条第二公魔术贴,所述气囊与所述收纳袋之间通过所两条第二母魔术贴与两条第二公魔术贴连接。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防水布制成的护套主体,使得在下雨后,护套主体不会吸收水分,使得护套主体
能够快速干燥,且有效避免雨水渗入至车座表面。
13.2、用户可将气囊中的气体全部放出,并将气囊与护套主体折叠收入收纳袋的内部,对气囊与护套主体进行收纳,用户可拎带对收纳袋进行拿取。
14.3、用户可通过气嘴向气囊中进行充气,或者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从而使得用户可调节车座的高度,与气囊的松软程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立体图之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立体图之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护套主体的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气囊的立体图之一;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气囊的立体图之二;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的收纳袋的立体图。
22.图中:1、护套主体;2、气嘴;3、收纳袋;4、拎带;5、通孔;6、第一公魔术贴;7、第一母魔术贴;8、气囊;9、第二公魔术贴;10、第二母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参照图1-6,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包括护套主体1、收纳袋3与气囊8,护套主体1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护套主体1底部开口的边缘处缝制有松紧带,当用户将护套主体1套设在自行车或电动车的车座上后,松紧带可始终保持护套主体1底部的开口为收紧状态,使得护套主体1稳定的套设在车座上,松紧带可替换为收紧绳索等其他的收口配件。
25.气囊8与收纳袋3均位于护套主体1的内部,气囊8为塑胶材质,气囊8与护套主体1相适配,气囊8的顶部缝制有第一母魔术贴7,护套主体1内侧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公魔术贴6,气囊8通过第一母魔术贴7与第一公魔术贴6和护套主体1连接,气囊8可从护套主体1中拆卸下来,使得用户便于对护套主体1进行清洗。
26.收纳袋3的前侧缝制有拉链,收纳袋3与护套主体1的材质相同,均由防水布制成,防水布制成的护套主体1,使得在下雨后,护套主体1不会吸收水分,且有效避免雨水渗入至车座表面,收纳袋3的底部缝制有拎带4,当用户将气囊8中的气体全部放出后,便可将气囊8与护套主体1折叠并收入收纳袋3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拎带4,可便于用户对收纳袋3进行拿取。
27.气囊8后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气嘴2,气嘴2为pvc材质,气嘴2可选用常见泳圈上所使用的pvc气嘴,护套主体1的后侧开设有通孔5,气嘴2的一端贯穿通孔5并延伸至护套主体1的一侧,用户可通过气嘴2向气囊8中进行充气,或者将气囊8中的气体放出,从而使得用户可调节车座的高度,与气囊8的松软程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8.气囊8的底部粘连有两条第二母魔术贴10,收纳袋3的顶部缝制有两条第二公魔术
贴9,气囊8与收纳袋3之间通过所两条第二母魔术贴10与两条第二公魔术贴9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母魔术贴10与第二公魔术贴9,便于用户对收纳袋3的存放,在不使用收纳袋3时,可将收纳袋3粘连在气囊8的底部,跟随护套主体1进行移动,有效避免收纳袋3的丢失。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包括护套主体(1)、收纳袋(3)与气囊(8),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1)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护套主体(1)内侧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公魔术贴(6);所述气囊(8)与所述收纳袋(3)均位于所述护套主体(1)的内部,所述气囊(8)的顶部缝制有第一母魔术贴(7),所述气囊(8)通过所述第一母魔术贴(7)与所述第一公魔术贴(6)和所述护套主体(1)连接;所述收纳袋(3)的前侧缝制有拉链,所述收纳袋(3)与所述护套主体(1)的材质相同,均由防水布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后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气嘴(2),所述气嘴(2)为pvc材质,所述护套主体(1)的后侧开设有通孔(5),所述气嘴(2)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5)并延伸至所述护套主体(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袋(3)的底部缝制有拎带(4),所述护套主体(1)底部开口的边缘处缝制有松紧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为塑胶材质,所述气囊(8)与所述护套主体(1)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气囊(8)的底部粘连有两条第二母魔术贴(10),所述收纳袋(3)的顶部缝制有两条第二公魔术贴(9),所述气囊(8)与所述收纳袋(3)之间通过所两条第二母魔术贴(10)与两条第二公魔术贴(9)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座椅防护套,涉及自行车座椅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护套主体、收纳袋与气囊,所述护套主体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护套主体内侧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公魔术贴;所述气囊与所述收纳袋均位于所述护套主体的内部,所述气囊的顶部缝制有第一母魔术贴,所述气囊通过所述第一母魔术贴与所述第一公魔术贴和所述护套主体连接。该种实用新型的护套主体由防水布制成,使得在下雨后,护套主体不会吸收水分,使得护套主体能够快速干燥,且有效避免雨水渗入至车座表面,并且,用户可将气囊中的气体全部放出,并将气囊与护套主体折叠收入收纳袋的内部,对气囊与护套主体进行收纳,用户可拎带对收纳袋进行拿取。用户可拎带对收纳袋进行拿取。用户可拎带对收纳袋进行拿取。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李正全 周秀清 吴景武 冯均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