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4426发布日期:2023-04-05 12:5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白车身运输台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1、汽车白车身运输线上大量使用的白车身运输台车大多由型钢焊接而成,整体重量重,加工要求高。在白车身上普遍使用的立柱结构,多由方钢、法兰和筋板焊接而成。而钢制件质量大,导致台车输送设备负载加大,要求高,能耗高,运行效率低,并需要很高的能耗和运营成本。

2、考虑到强度和自负重的问题,白车身运输台车设计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校验,简单的采用更加轻量化的材料应用于现有的白车身运输台车,由于材料强度达不到结构要求,导致不能降低整体台车的自重,对台车运输的白车身质量要求高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在运输台车自重难以大量降低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台车的承载立柱的支撑力。

3、白车身上的立柱用于安装定位气缸、夹紧气缸及气缸调整零件等,精度要求高;需要承载白车身的重量,强度和刚度要求高;由于白车身运输台车需要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白车身,需要立柱上安装的气缸和零件能够快速,方便的进行替换。现有的立柱为钢制焊接件,需要进行零件加工、焊接、焊后加工,导致其质量大,加工周期长。因此,本方案即在此背景下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立柱为了保证支撑力多选用钢制焊接件,导致产生质量大、加工周期长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连接的底板、立柱与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板底部的通槽。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相对的两面为平整面,定义此两面为第一面,另外两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形成有向中部弯折且向立柱外部凸起的v型面,所述v型面的弯折线位于其中线处。

6、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一体相连的上柱体与下柱体,所述上柱体的第一面为相对顶板垂直的平整面,所述下柱体的第一面形成有向立柱外部的凸出部。

7、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部位于凸出部处的空间变大,使所述凸出部处的立柱厚度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包括与底板相连的竖直面,以及位于竖直面上方的斜面,所述竖直面与斜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弧面,所述斜面与上柱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弧面。

9、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侧部一体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与顶板的顶面形成有平整的水平的第一加工面。

10、进一步的,由弯折线为起点,到一体相连的顶板、延伸板的两侧端部,顶板、延伸板的厚度不断减少。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两侧形成有相对立柱伸出的一体连接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顶面形成有平整的水平的第二加工面。

12、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钢丝螺套。

13、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顶面设有封盖通槽的盖板,所述盖板与顶板齐平。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整体结构简单,采用中空的立柱结构,用铝合金材料铸造一体成型,配合上v型面与凸出部的多处弯折设计,能在不提高立柱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整体的支撑能力,立柱重量相比现有的多个钢制焊接件组装,质量减少约60%。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连接的底板、立柱与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板底部的通槽,所述立柱的相对的两面为平整面,定义此两面为第一面,另外两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形成有向中部弯折且向立柱外部凸起的v型面,所述v型面的弯折线位于其中线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一体相连的上柱体与下柱体,所述上柱体的第一面为相对顶板垂直的平整面,所述下柱体的第一面形成有向立柱外部的凸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部位于凸出部处的空间变大,使所述凸出部处的立柱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与底板相连的竖直面,以及位于竖直面上方的斜面,所述竖直面与斜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弧面,所述斜面与上柱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侧部一体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与顶板的顶面形成有平整的水平的第一加工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弯折线为起点,到一体相连的顶板、延伸板的两侧端部,顶板、延伸板的厚度不断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两侧形成有相对立柱伸出的一体连接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顶面形成有平整的水平的第二加工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钢丝螺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顶面设有封盖通槽的盖板,所述盖板与顶板齐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白车身运输台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传输小车承载立柱一体化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柱为了保证支撑力多选用钢制焊接件,导致产生质量大、加工周期长的问题;其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连接的底板、立柱与顶板,顶板顶部开设有贯穿至底板底部的通槽,立柱的相对的两面为平整面,定义此两面为第一面,另外两面为第二面,第二面形成有向中部弯折且向立柱外部凸起的V型面,V型面的弯折线位于其中线处;本立柱整体结构简单,采用中空的立柱结构,用铝合金材料铸造一体成型,配合上V型面与凸出部的多处弯折设计,能在不提高立柱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整体的支撑能力,立柱重量相比现有的多个钢制焊接件组装,质量减少约60%。

技术研发人员:严杰,姚其伟,曾雅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百舸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