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车体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4175发布日期:2023-06-03 07:4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车体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及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车体及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现有技术的分体式车型结构中,前机舱总成、前地板总成及后地板总成形成下车体总成,然后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下车体总成、顶盖总成及顶盖横梁等连接形成白车身总成;其中,侧围总成与下车体总成从侧面y向连接。

2、在分体式的车型结构中,上车身包含左侧围总成、顶盖总成、右侧围总成、顶盖横梁等,属于分立的不同部分。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为分立的部件,与下车体焊接通常为y向上件,并进行固定;后地板总成由后地板梁架总成与后地板面板前段或后地板面板后段固定连接形成,再与上车身进行固定,此种结构上车身与后地板梁架总成是结合的部件,模块化程度低,装配复杂,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上下车体的模块化安装,动力系统尤其电池包的个性化设计;同时此种结构不利于整车的模块化设计,导致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

3、鉴于上述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车体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车身与后地板梁架总成结合一体化,模块化程度低、装配不便,不利于上下车体的模块化安装以及整车模块化设计,导致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分体式车体,分体式车体包括上车身和后地板梁架总成,后地板梁架总成在z向上面向上车身后段设置并连接于上车身后段;

3、上车身后段设置有沿x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部、沿y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部及第三安装部;

4、后地板梁架总成设置有沿x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配合部、沿y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配合部及第三配合部;

5、其中,第一配合部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第二配合部与第二安装部配合,第三配合部与第三安装部配合,以将上车身后段与后地板梁架总成连接。

6、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上车身后段还设置有沿y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四安装部;后地板梁架总成设置有沿y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四配合部;第四配合部与第四安装部配合,以将上车身后段与后地板梁架总成连接。

7、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上车身包括后地板面板前段及间隔布置的两个侧围总成,侧围总成连接于后地板面板前段;第三安装部设置在后地板面板前段上,第一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设置在侧围总成上。

8、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后地板梁架总成包括后地板面板后段和后地板梁架,后地板面板后段设置于后地板梁架后段;第一配合部、第三配合部及第四配合部设置在后地板梁架上,用于配合连接第一安装部、第三安装部及第四安装部;第二配合部设置在后地板梁架后段,用于配合第二安装部以连接上车身。

9、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后地板梁架包括两个纵梁、两个扭力盒、横梁及后连接板,两个纵梁与两个扭力盒分别连接,且沿y向间隔布置,横梁连接于两个纵梁之间,后连接板连接于两个扭力盒之间;第一配合部设置在两个纵梁及两个扭力盒顶部,第三配合部设置在后连接板顶部,第四配合部设置在扭力盒上。

10、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上车身还包括后围板总成和扭力盒连接梁总成,后围板总成连接于后地板面板前段x向的一侧,布置在两个侧围总成之间,第二安装部设置在后围板总成;扭力盒连接梁总成连接于后地板面板前段x向的另一侧,扭力盒连接梁总成与侧围总成围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用于布置电池包。

11、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安装部与第一配合部自冲铆连接;第二安装部及第二配合部点焊连接;第三安装部与第三配合部采用流钻螺钉连接;第四安装部与第四配合部采用螺栓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上车身与后地板梁架总成的接触面还布置有结构胶,用于连接上车身与后地板梁架总成。

13、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中,上车身还包括顶盖总成,顶盖总成连接于侧围总成。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分体式车体。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车体及汽车的有益效果有:

16、通过对分体式车体进行设计,将上车身与后地板梁架总成分立为两个单独的模块,在上车身的后段设计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及两个第一安装部,后地板梁架总成对应设计适配的第二配合部、第三配合部及两个第一配合部,以连接上车身,使得上车身的后段z向连接下落到后地板梁架总成即可以实现模块化连接,提高整车模块化程度的同时,简化装配,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开发周期及开发成本。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在后续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车身和后地板梁架总成,所述后地板梁架总成在z向上面向所述上车身后段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上车身后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身还包括后围板总成和扭力盒连接梁总成,所述后围板总成连接于所述后地板面板前段x向的一侧,布置在两个所述侧围总成之间,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后围板总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身与所述后地板梁架总成的接触面还布置有结构胶,用于连接上车身与所述后地板梁架总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身还包括顶盖总成,所述顶盖总成连接于所述侧围总成。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车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车体及汽车,分体式车体包括上车身和后地板梁架总成,后地板梁架总成在Z向上面向上车身后段设置并连接于上车身后段;上车身后段设置有沿X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部、沿Y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部及第三安装部;后地板梁架总成设置有沿X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配合部、沿Y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配合部及第三配合部;其中,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及第三配合部分别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第三安装部配合,以将上车身后段与后地板梁架总成连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车体及汽车,可以使得上车身与后地板梁架总成模块化安装,有利于电池包的个性化设计及快速更换,提高整车的模块化和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印,张志萌,李楚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