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门槛梁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6919发布日期:2023-04-19 23:2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车辆门槛梁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门槛梁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门槛梁区域安装有新能源电池;新能源电池极易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时失效,甚至导致爆炸。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保护新能源电池的门槛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门槛梁和车辆。

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辆门槛梁包括外围壁和连接在所述外围壁内侧的结构筋,所述外围壁包括吸能区和与所述吸能区连接的传力区,所述吸能区沿所述外围壁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传力区的上方,所述吸能区的壁厚小于所述传力区的壁厚,所述吸能区被配置为与车辆的电池包的电芯模块间隔设置,所述传力区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池包的连接结构连接。

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辆门槛梁中,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区可以溃缩吸能,利用吸能区的动能变形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传力区可以传递碰撞时的冲击力,使冲击力可以被分散至电池包的连接结构。吸能区和传力区配合可以吸收并分散冲击力,从而降低冲击力对电芯模块的影响,使得电芯模块不易发生失效。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能区与所述传力区围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使所述连接结构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结构筋交叉布置。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筋包括横筋条和纵筋条,所述横筋条与所述纵筋条交叉连接,所述横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围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纵筋条的两端分别沿所述外围壁的高度方向延伸。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筋条包括设置在所述吸能区内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筋条相对于所述第二筋条更远离所述传力区,所述第一筋条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筋条的厚度。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筋条的厚度处处相等;和/或,

9、所述第二筋条包括被所述纵筋条隔开的多个第一筋段,沿所述外围壁朝向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所述多个第一筋段的厚度减小。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筋条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筋条间隔设置的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设置在吸能区和所述传力区的连接处;和/或,

11、所述第三筋条包括被所述纵筋条隔开的多个第二筋段,沿所述外围壁朝向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所述多个第二筋段的厚度减小。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吸能区内的纵筋条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传力区内的纵筋条的厚度。

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吸能区的所述外围壁的厚度范围为2.7mm-3.4mm;和/或,

14、位于所述传力区的所述外围壁的厚度范围为4.7mm-6.4mm。

1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辆包括:

16、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和

17、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连接结构和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上的电芯模块,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传力区连接,所述电芯模块与所述吸能区间隔设置。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壁和连接在所述外围壁内侧的结构筋,所述外围壁包括吸能区和与所述吸能区连接的传力区,所述吸能区沿所述外围壁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传力区的上方,所述吸能区的壁厚小于所述传力区的壁厚,所述吸能区被配置为与车辆的电池包的电芯模块间隔设置,所述传力区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池包的连接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区与所述传力区围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使所述连接结构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结构筋交叉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筋包括横筋条和纵筋条,所述横筋条与所述纵筋条交叉连接,所述横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围壁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纵筋条的两端分别沿所述外围壁的高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包括设置在所述吸能区内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第二筋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筋条相对于所述第二筋条更远离所述传力区,所述第一筋条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筋条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的厚度处处相等;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筋条间隔设置的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设置在吸能区和所述传力区的连接处;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吸能区内的纵筋条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传力区内的纵筋条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槛梁,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吸能区的所述外围壁的厚度范围为2.7mm-3.4mm;和/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门槛梁和车辆。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门槛梁包括外围壁和连接在外围壁内侧的结构筋,外围壁包括吸能区和与吸能区连接的传力区,吸能区沿外围壁的高度方向设置在传力区的上方,吸能区的壁厚小于传力区的壁厚,吸能区被配置为与车辆的电池包的电芯模块间隔设置,传力区被配置为与电池包的连接结构连接。吸能区与电池包的电芯模块间隔设置,并且传力区与电池包的连接结构连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区和传力区配合可以吸收并分散冲击力,从而降低冲击力对电芯模块的影响,使得电芯模块不易发生失效。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元,李天奇,宋亚东,孔娇龙,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