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6497发布日期:2023-05-25 01:4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悬挂,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


背景技术:

1、摩托车独立悬挂是车轮和车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

2、传统的摩托车独立悬挂:由杆件和减震组件组成,杆件之间能够在支撑的同时相对旋转,减震组件通过弹簧对摩托车进行减震;

3、上述的摩托车独立悬挂存在的缺陷:减震弹簧在受到挤压后会产生大幅度形变,弹簧本身的复位性又会使其快速复位对摩托车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力,骑行不够稳定。

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摩托车独立悬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两组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套筒和插杆,且插杆插设于套筒内部,两组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缠绕于套筒和插杆外壁,所述套筒内部插设有连接于插杆的密封环,且密封环内部开设有两组阻尼孔。

3、优选的,所述密封环和阻尼孔的直径比大于。

4、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注入有液压油。

5、优选的,所述密封环和阻尼孔的直径之比大于。

6、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注入有氮气。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设有阻尼孔,能够对震动力进行吸收,能够降低插杆和套筒的相对移动距离和弹簧的形变距离,并且能够减缓插杆和套筒的相对移动速度与弹簧的形变和复位的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包括第一连杆(110)、第二连杆(120)和减震组件(130),所述第一连杆(110)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二连杆(120),且第二连杆(120)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减震组件(13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130)包括两组连接块(131),两组所述连接块(131)之间连接有套筒(132)和插杆(133),且插杆(133)插设于套筒(132)内部,两组所述连接块(131)之间连接有弹簧(134),且弹簧(134)缠绕于套筒(132)和插杆(133)外壁,所述套筒(132)内部插设有连接于插杆(133)的密封环(135),且密封环(135)内部开设有两组阻尼孔(1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35)和阻尼孔(136)的直径比大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32)内部注入有液压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35)和阻尼孔(136)的直径之比大于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32)内部注入有氮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独立悬挂,涉及悬挂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两组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套筒和插杆,且插杆插设于套筒内部,两组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缠绕于套筒和插杆外壁,所述套筒内部插设有连接于插杆的密封环,且密封环内部开设有两组阻尼孔。本技术通过增设有阻尼孔,能够对震动力进行吸收,能够降低插杆和套筒的相对移动距离和弹簧的形变距离,并且能够减缓插杆和套筒的相对移动速度与弹簧的形变和复位的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汤雪羽,丁昌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诚天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