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滑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8444发布日期:2023-06-02 02:0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滑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玩具,更具体讲的是一种儿童滑行车。


背景技术:

1、市面上儿童玩具车包括如滑行车、骑行车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其中滑行车的外形类似自行车,但其与自行车的主要区别在于取消了链条及其附属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能够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因此广受家长青睐。

2、传统儿童滑行车、骑行车等儿童玩具车的车头与座椅间的间距固定,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不同儿童间的形体差异,部分儿童落座后常出现双手难以触及到车头需躯体前倾,或绷直手臂,或控制车头时手臂需大幅弯曲等现象,极大影响对滑行车的操控,致使传统儿童滑行车的骑行体验易受儿童年龄和形体的限制。

3、对此,公开号为cn215706862u,专利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儿童骑行车”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车头座椅间距可调节的新型儿童骑行车,其包括车架、车头、前轮、踏板机构、后车架、座椅、后轮支架、后轮以及推杆,车架上设置有若干调节槽,调节槽沿车架均匀分布,后车架对应调节槽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嵌入到调节槽中,后车架底部设置有调节按键,调节按键与调节块连接,基于上述结构,当要调节车头与座椅间距时,首先调整后车架在车架上的相对位置,通过按压调节按键,使得调节块从调节槽或车架收纳槽中分离,选定适当的位置所对应的调节槽后,释放调节按键后,使得调节块重新嵌入到调节后所对应的调节槽中,即可实现座椅的位置的调整。

4、然而上述结构的儿童骑行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调节槽位于车架的下方,在该骑行车正常摆放的状态下,难以观察到调节槽的位置,故进行座椅方位调节时,必须改变整车的摆放角度,使其倒置或侧卧,引起座椅调节难度的增加,其次,调节块位于后车架的内部,在后车架与车架相连的情况下,部分调节槽和调节块被后车架遮蔽,致使无法以用户的视角从外部观察到调节块和调节槽的位置,调节槽和调节块是否已处于接近相对的位置上难以界定,需要用户凭借直觉来反复校准,进一步增加了座椅调节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可调节座椅和车把间距的儿童玩具车在调节座椅时,需要将车体倒置或侧卧,同时,用于实现座椅位置调节的调节槽和调节块的方位无法以用户的视角从外部观察到,致使座椅调节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行座椅调节时,无需改变车体方位,且通过触觉和视觉反馈使调节方位易于判断,进而能够显著降低座椅调节难度的儿童滑行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儿童滑行车,它包括车架、前叉、前轮、车把、座椅、后叉和后轮,后叉与车架活动配合连接,座椅设于后叉上,并与车架可拆卸固定,车架上排布有若干调距槽,调距槽位于车架底面以外的任意一侧上,座椅上设有固定挡块和调距机构,调距机构与座椅活动配合连接,调距机构依次贯穿座椅和后叉与任意的调距槽插接配合,调距机构活动时可脱离与调距槽的对接位,固定挡块和调距机构间设有弹簧,通过弹簧弹力使调距机构保持在与调距槽的对接位上。

4、作为优选的是,调距机构包括调距块,调距块与固定挡块相对,其向下贯穿座椅向外延伸,并可在与座椅的对接位上滑动,调距块上形成有定位杆,定位杆贯穿后叉,并插入至调距槽中,弹簧设于固定挡块和调距块间。

5、作为优选的是,固定挡块和调距块的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定位卡凸和定位沉槽,弹簧的一端套接于定位卡凸上,另一端插设于定位沉槽中。

6、作为优选的是,调距机构还包括扳扣,扳扣与调距块连接,且其还贯穿座椅表面与座椅滑动配合连接,扳扣通过滑动带动调距块上下移动。

7、作为优选的是,扳扣具有相弯折第一翻折段和第二翻折段,调距块上开设有通槽,第一翻折段贯穿通槽中与其活动配合连接,第二翻折段贯穿座椅表面与其滑动配合连接。

8、作为优选的是,固定挡块上形成有第三翻折段,第三翻折段与扳扣的第二翻折段相抵,使第二翻折段限制于其和座椅间。

9、作为优选的是,固定挡块与座椅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固定。

10、作为优选的是,后叉包括套管,套管套装于车架上,套管的一端形成有对置的叉板,后轮铰接于叉板上,套管上形成有插座,座椅上形成有与插座相对的插槽,插槽与插座插接配合使座椅与后叉可拆卸固定。

11、作为优选的是,套管与车架的配合面为非圆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调距槽被统一开设于车架的除底面以外的任意一侧上,确保调距槽能够在座椅方位调节时为用户直观的观察到,进而方便快速确定座椅调节的合适方位,无需座椅调节在滑行车保持侧卧、倒立的状态下进行,以降低座椅调节的难度。

14、(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挡块和调距机构间设有弹簧,用户滑动后叉带动座椅移动时,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调距机构与调距槽外的车架外壁相抵,当调距机构到达与下一个调距槽的相对位后,弹簧弹力即可使调距机构自动活动以进入至该调距槽中,使调距机构自动回到与调距槽的对接位置上,使后叉和座椅与车架固定,此时用户能够得到触觉反馈和听觉反馈,整个调节过程中,无需凭借用户直觉确定调距机构的位置,避免调距机构位置的反复校准,使得座椅调节的难度能够进一步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滑行车,它包括车架(1)、前叉(2)、前轮(3)、车把(4)、座椅(5)、后叉(6)和后轮(7),所述后叉(6)与车架(1)活动配合连接,所述座椅(5)设于后叉(6)上,并与车架(1)可拆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排布有若干调距槽(1a),所述调距槽(1a)位于车架(1)底面以外的任意一侧上,所述座椅(5)上设有固定挡块(8)和调距机构,所述调距机构与座椅(5)活动配合连接,所述调距机构依次贯穿座椅(5)和后叉(6)与任意的调距槽(1a)插接配合,所述调距机构活动时可脱离与调距槽(1a)的对接位,所述固定挡块(8)和调距机构间设有弹簧(9),通过所述弹簧(9)弹力使调距机构保持在与调距槽(1a)的对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包括调距块(10),所述调距块(10)与固定挡块(8)相对,其向下贯穿座椅(5)向外延伸,并可在与所述座椅(5)的对接位上滑动,所述调距块(10)上形成有定位杆(10a),所述定位杆(10a)贯穿后叉(6),并插入至调距槽(1a)中,所述弹簧(9)设于固定挡块(8)和调距块(10)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块(8)和调距块(10)的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定位卡凸(8a)和定位沉槽(10b),所述弹簧(9)的一端套接于定位卡凸(8a)上,另一端插设于定位沉槽(10b)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还包括扳扣(11),所述扳扣(11)与调距块(10)连接,且其还贯穿座椅(5)表面与座椅(5)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扳扣(11)通过滑动带动调距块(10)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扣(11)具有相弯折第一翻折段(11a)和第二翻折段(11b),所述调距块(10)上开设有通槽(10c),所述第一翻折段(11a)贯穿通槽(10c)中与其活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翻折段(11b)贯穿座椅(5)表面与其滑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固定挡块(8)上形成有第三翻折段(8b),所述第三翻折段(8b)与所述扳扣(11)的第二翻折段(11b)相抵,使所述第二翻折段(11b)限制于其和座椅(5)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块(8)与座椅(5)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6)包括套管(6a),所述套管(6a)套装于车架(1)上,所述套管(6a)的一端形成有对置的叉板(6b),所述后轮(7)铰接于叉板(6b)上,所述套管(6a)上形成有插座(6c),所述座椅(5)上形成有与插座(6c)相对的插槽(5a),所述插槽(5a)与插座(6c)插接配合使座椅(5)与后叉(6)可拆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儿童滑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a)与车架(1)的配合面为非圆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滑行车,它包括车架、前叉、前轮、车把、座椅、后叉和后轮,后叉与车架活动配合连接,座椅设于后叉上,并与车架可拆卸固定,车架上排布有若干调距槽,调距槽位于车架底面以外的任意一侧上,座椅上设有固定挡块和调距机构,调距机构与座椅活动配合连接,调距机构依次贯穿座椅和后叉与任意的调距槽插接配合,调距机构活动时可脱离与调距槽的对接位,固定挡块和调距机构间设有弹簧,通过弹簧弹力使调距机构保持在与调距槽的对接位上。本技术方案的儿童滑行车进行座椅调节时,无需改变车体方位,且通过用户的触觉和视觉反馈使调节方位易于判断,进而仅具有较低座椅调节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史济能,俞苗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家中宝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