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8324发布日期:2023-05-06 16:1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


背景技术:

1、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汽车尾翼的作用,就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使空气阻力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尽量抵消升力,有效控制气流下压力,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增加汽车的高速行驶稳定性;由于尾翼能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因此高速汽车加装尾翼对于节省燃油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使汽车的外形更加美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2、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目前,市面上的尾翼大部分是固定的,极少部分高端车型才有电动尾翼,且结构方案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车尾翼结构复杂且无法自动升降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包括:

2、后尾箱,所述后尾箱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空腔,所述后尾箱的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内部空腔的顶部窗口;

3、尾翼,所述尾翼活动装配在所述后尾箱的顶面的顶部窗口处;

4、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所述尾翼的两个不同位置接触,用于向所述尾翼施加作用力;

5、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

6、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8、第一尾翼铰链和第二尾翼铰链,所述第一尾翼铰链和所述第二尾翼铰链设置在所述尾翼下方,所述第一尾翼铰链和第二尾翼铰链均与所述尾翼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一尾翼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尾翼铰链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10、第一尾箱铰链和第二尾箱铰链,所述第一尾箱铰链的一端和所述尾翼连接,所述第一尾箱铰链的另一端和所述后尾箱的内壁面连接;所述第二尾箱铰链的一端和所述尾翼连接,所述第二尾箱铰链的另一端和所述后尾箱内壁面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后尾箱的底面螺纹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13、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14、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在所述后尾箱的底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螺纹连接;

15、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在所述后尾箱的底部,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开设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开设第三销轴孔和第四销轴孔,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开设销轴孔,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开设第九销轴孔,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开设第十销轴孔,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连接;

16、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两端开设第五销轴孔和第六销轴孔,所述第六连杆的两端开设第七销轴孔和第八销轴孔,所述第五连杆和所述第六连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七连杆的一端开设第十一销轴孔,所述第八连杆的一端开设第十二销轴孔,所述第七连杆和所述第八连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五连杆、所述第六连杆和所述第七连杆、所述第八连杆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18、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一止转结构,所述第一止转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一止转结构和所述第三连杆连接;

19、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二止转结构,所述第二止转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第二止转结构和所述第六连杆连接。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一销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销轴孔和第三销轴孔中,所述第二销轴设置在所述第二销轴孔、所述第四销轴孔、所述第九销轴孔和所述第十销轴孔中;

21、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所述第三销轴设置在所述第五销轴孔和第七销轴孔中,所述第四销轴设置在所述第六销轴孔、所述第八销轴孔、所述第十一销轴孔和所述第十二销轴孔中;

22、所述第一连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连接所述第一尾翼铰链;

23、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三销轴连接所述第二尾翼铰链。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一止转结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和第二止转结构连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26、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

27、所述第一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运动,所述第一连杆组件推动尾翼打开;

28、所述第二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推动尾翼打开。

29、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后尾箱中的驱动机构带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转动,进一步驱动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推动尾翼打开或拉动尾翼关闭,可简化产品结构,减小产品体积,减低产品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包括:后尾箱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空腔,所述后尾箱的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内部空腔的顶部窗口;尾翼活动装配在所述后尾箱的顶面的顶部窗口处;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所述尾翼的下方的两个位置驱动接触,用于顶起所述尾翼;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可简化产品结构,减小产品体积,减低产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龙帅,陈进,陈建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东箭汽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