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3614发布日期:2023-05-31 22:4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电动车,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


背景技术:

1、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三轮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三轮车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高,但是它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但是现有的电动三轮车在使用时,具有以下问题:

3、1、传统的电动三轮车,整车后体避震缓冲采用钢板弹簧结构,对于噪音及避震缓冲的控制较差,导致司机及乘客乘车体验不好;

4、2、传统的现有电动三轮车,后桥上大多未设置防护机构,从而导致路面上的凸起物易撞击后桥,进而易导致其损坏。

5、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包括车架框,所述车架框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的下方设有稳定架,所述车架主体与稳定架之间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稳定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稳定板,每个所述稳定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u型环,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u型环之间滑动安装有防护筒,每个所述防护筒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减震盒,每个所述减震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降噪轮,两个所述防护筒之间安装有后桥总成组件。

4、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两个阻尼器,所述车架主体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所述稳定架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下连接件,每个所述阻尼器分别安装在位于同侧的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之间,所述车架主体的右侧与稳定架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5、优选的、所述稳定架的右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撞架,所述防撞架右端转动安装有防撞轮,所述车架主体的下端转动安装有防撞板。

6、优选的、所述后桥总成组件包括安装在两个所述防护筒之间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安装有后桥包,所述转动轴的前后两端与稳定架之间通过拉伸组件连接。

7、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车架主体右侧的两端上的上定位板,所述稳定架的右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下定位板,每个所述上定位板上分别安装有滑动杆,每个所述滑动杆的下端分别套设有套筒,每个所述滑动杆上分别安装有弹簧,每个所述套筒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下定位板上。

8、优选的、所述稳定架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托臂,两个所述托臂的前后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承载杆,每个所述拉伸组件连接分别包括转动安装在转动轴两端上的三角块,每个所述三角块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拉杆,每个所述拉杆的下端分别滑动安装有拉筒,每个所述承载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每个所述拉筒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同侧的固定板上。

9、优选的、每个所述三角块的底部与承载杆之间安装有压力弹簧。

10、优选的、所述车架主体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支撑连板,所述稳定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每个所述滑动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有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每个所述支撑连板的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同侧的限位块上,每个所述限位块上分别安装有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减震弹簧。

11、优选的、所述稳定架的右端上方设有横梁,每个所述下定位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延伸板,每个所述延伸板与稳定架连接,所车架主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横梁的引导杆。

12、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后车轮,所述车架框的右侧下端安装有前车轮。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防护筒和u型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这样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减少了触碰产生的噪音。

15、2、通过减震盒和降噪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起到更好的降低噪音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减震作用,降低了车架框颠簸程度,提高了乘客以及司机舒适度,达到更好的减震降噪效果。

16、3、通过车架框、阻尼器和弹性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有效的对整车的受力进行了缓冲分解,与传统的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相比,该阻尼器和弹性部件可以更好的对于整车的降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提升了司机及乘客的驾乘体验感。

17、4、通过防撞板和防撞轮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对稳定架和车架主体进行保护,减低了电动三轮车的损坏,同时也降低了整个电动三轮车的车身晃动,相应的保护了乘客和司机的人身安全。

18、5、通过三角块、压力弹簧、拉杆、拉筒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u型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起到减震作用,降低了车架框颠簸程度,提高了乘客以及司机舒适度,达到更好的减震降噪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包括车架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框(1)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车架主体(2),所述车架主体(2)的下方设有稳定架(3),所述车架主体(2)与稳定架(3)之间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稳定架(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稳定板(4),每个所述稳定板(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u型环(5),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u型环(5)之间滑动安装有防护筒(6),每个所述防护筒(6)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减震盒(7),每个所述减震盒(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降噪轮(8),两个所述防护筒(6)之间安装有后桥总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两个阻尼器(9),所述车架主体(2)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10),所述稳定架(3)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下连接件(11),每个所述阻尼器(9)分别安装在位于同侧的上连接件(10)与下连接件(11)之间,所述车架主体(2)的右侧与稳定架(3)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定架(3)的右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撞架(12),所述防撞架(12)右端转动安装有防撞轮(13),所述车架主体(2)的下端转动安装有防撞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桥总成组件包括安装在两个所述防护筒(6)之间的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的中部安装有后桥包(16),所述转动轴(15)的前后两端与稳定架(3)之间通过拉伸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车架主体(2)右侧的两端上的上定位板(17),所述稳定架(3)的右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下定位板(18),每个所述上定位板(17)上分别安装有滑动杆(19),每个所述滑动杆(19)的下端分别套设有套筒(20),每个所述滑动杆(19)上分别安装有弹簧(21),每个所述套筒(20)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下定位板(18)上。

6.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3)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托臂(22),两个所述托臂(22)的前后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3),两个所述连接杆(23)的左右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承载杆(24),每个所述拉伸组件连接分别包括转动安装在转动轴(15)两端上的三角块(25),每个所述三角块(2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拉杆(26),每个所述拉杆(26)的下端分别滑动安装有拉筒(27),每个所述承载杆(2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8),每个所述拉筒(27)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同侧的固定板(2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三角块(25)的底部与承载杆(24)之间安装有压力弹簧(2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主体(2)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0),每个所述连接板(30)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支撑连板(31),所述稳定架(3)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滑动槽(32),每个所述滑动槽(32)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导向杆(33),每个所述导向杆(33)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有滑动板(34),每个所述滑动板(34)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5),每个所述支撑连板(31)的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同侧的限位块(35)上,每个所述限位块(35)上分别安装有套设在导向杆(33)上的减震弹簧(36)。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3)的右端上方设有横梁(37),每个所述下定位板(18)分别固定安装在横梁(37)上,所述横梁(37)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延伸板(38),每个所述延伸板(38)与稳定架(3)连接,所车架主体(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贯穿横梁(37)的引导杆(39)。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后车轮(40),所述车架框(1)的右侧下端安装有前车轮(4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减震稳定机构,包括车架框,所述车架框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的下方设有稳定架,所述车架主体与稳定架之间通过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稳定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稳定板,每个所述稳定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U型环,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U型环之间滑动安装有防护筒,每个所述防护筒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减震盒,每个所述减震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降噪轮,两个所述防护筒之间安装有后桥总成组件;通过减震盒和降噪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起到更好的降低噪音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减震作用,降低了车架框颠簸程度,提高了乘客以及司机舒适度,达到更好的减震降噪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成,李太田,宋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力洋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