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为了可确保对于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的存取,正在进行对能源的效率化作贡献的提高燃料效率的研究开发。可是,在与提高燃料效率有关的本技术中,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是课题。
2、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可在车辆的车体下端(例如左右一对车轮的前方)设置左右一对整流罩装置,来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常见的整流罩装置可为具有特定形状的固定式整流罩(fairing)。目前亦存在可动式整流罩装置,其可动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移动而改变位置,由此调整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有必要考量在车辆行驶时流经车辆的自然风的方向,由此更准确地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
3、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以达成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为目的。而且,进而有助于能源的效率化。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公告第10953934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能够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
2、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左右一对整流罩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左右一对车轮的前方,且各自设置成在收纳于所述车辆的下方的第一收纳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收纳位置往所述车辆的下方突出的第一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自然风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以检测出自然风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方向;以及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上,并因应所述自然风的方向而控制左右一对所述整流罩装置分别独立地移动。
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然风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自然风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直行方向的角度。
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然风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自然风的压力值,且所述自然风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所述直行方向的角度经由对所述压力值进行计算而得。
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自然风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所述直行方向的角度比预设角度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左右一对所述整流罩装置中与所述自然风的方向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罩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收纳位置。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车辆承受来自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的自然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左右一对所述整流罩装置中与所述自然风的方向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整流罩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收纳位置,并且控制另一个所述整流罩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展开位置。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控制系统还包括:中央导流板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间位置且位在左右一对所述整流罩装置之间,且设置成在收纳于所述车辆的下方的第二收纳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二收纳位置往所述车辆的下方突出的第二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央导流板装置的移动,且在左右一对所述整流罩装置中的另一个所述整流罩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展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央导流板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二展开位置。
8、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车辆控制系统中,左右一对整流罩装置各自设置成在收纳于车辆的下方的第一收纳位置以及从第一收纳位置往车辆的下方突出的第一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自然风检测装置检测出自然风相对于车辆的方向,且控制装置因应自然风的方向而控制左右一对整流罩装置分别独立地移动。如此,左右一对整流罩装置能够因应自然风的方向而分别移动到各自的收纳位置或展开位置,从而依据实际情况更精准地调整由左右一对整流罩装置所引导的气流。据此,本发明的车辆控制系统能够提升车辆的空气力学性能。
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