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关于车辆结构的技术。
背景技术:
1、设置有框架的车辆具有车身联接到框架上侧的构造。框架和车身之间的联接部分是要求足够刚性的主要部分。
2、框架和车身在车辆前侧的联接主要在侧梁和车身的a柱的下部部分相互接触的部分附近进行。
3、前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前述内容并不旨在表示本公开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构造而不使用焊接的车辆结构。车辆结构被构造成使得形成车身的框架的a柱下部部分、侧梁和车身前横梁构件相互连接,并与位于结构下侧的框架形成稳固联接状态。因此,充分保证了车辆的刚性和耐久性。车辆结构被构造成使得车身前横梁构件和框架横梁构件形成封闭的环形,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前部部分的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结构。该车辆结构包括:接合构件,具有上侧、后侧和侧部;a柱下部部分,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结构并且具有与接合构件的上侧表面接触且联接到该上侧的下端;侧梁,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结构并且具有与接合构件的后侧表面接触且联接到该后侧的前端;以及车身前横梁构件,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结构并且具有与接合构件的侧部表面接触且联接到该侧部的侧端。
3、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侧梁的前端和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可以与接合构件7配对。换言之,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侧梁的前端和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可以联接到接合构件的外侧的相邻表面,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侧梁的前端以及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两个或三个表面与接合构件的相邻表面表面接触,并且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侧梁的前端以及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联接到接合构件的内侧,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侧梁的前端以及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两个或三个表面与接合构件的相邻表面表面接触。
4、在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前部部分和外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后部部分和内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
5、a柱下部部分可以设置有沿a柱下部部分纵向方向向后突出的柱后肋。接合构件可以设置有与a柱下部部分的柱后肋对齐的接合上肋。
6、在侧梁中,侧梁的前端的外侧部分、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另外,侧梁的前端的内侧部分、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
7、侧梁可以设置有分别沿侧梁的纵向方向向上和向下突出的侧梁上肋和侧梁下肋。侧梁的前端的上侧部分可以被分为侧梁上肋的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侧梁上肋的外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并且侧梁上肋的内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此外,侧梁的前端的下侧部分可以被分为侧梁下肋的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侧梁下肋的外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并且侧梁下肋的内侧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
8、在前后方向上突出并形成为平面形状的接合上肋可以被设置在接合构件的上侧。侧梁上肋可以被设置为使得侧梁上肋在前后方向上与接合上肋在同一平面上对齐。
9、上偏移部分可以被设置在接合上肋的后部,上偏移部分的偏移被朝所述侧梁上肋的第一侧修正以便与侧梁上肋表面接触。
10、在前后方向上突出并形成为平面形状的接合下肋可以被设置在接合构件的下侧。侧梁下肋可以被设置为使得侧梁下肋在前后方向上与接合下肋在同一平面上对齐。
11、在前后方向上突出并形成为平面形状的接合下肋可以设置在接合构件的下侧。侧梁下肋可以被设置为使得侧梁下肋在前后方向上与接合下肋在同一平面上对齐。
12、在车身前横梁构件中,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上侧部分和后部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另外,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下侧部分和前部部分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
13、从接合构件向下突出的接合侧肋可以被设置在接合构件的一部分的下侧。接合构件的一部分可以与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下侧表面接触。
14、接合侧肋可以形成为平行于车身前横梁构件的纵向方向的平面形状。接合侧肋的下端可以连接到形成为围绕框架安装部分的安装部分围绕壁。
15、用于联接框架的框架安装部分可以一体地形成在接合构件的下侧。用于联接框架的五金件可以机械地安装在框架安装部分上。
16、五金件可以由从框架安装部分向下突出的螺栓形成,或者可以由设置在框架安装部分上的螺母形成,使得螺母联接到从螺母的下侧插入到螺母中的螺栓。
17、框架安装部分可以包括:圆柱形部分,朝向接合构件的下侧开口;安装部分围绕壁,形成为围绕圆柱形部分的外围;以及多个安装部分加强肋,形成在圆柱形部分和安装部分围绕壁之间。
18、联接到框架安装部分的框架可以具有设置在车辆的前侧的框架前横梁构件,以便连接在位于框架的相对侧的框架侧构件之间。框架前横梁构件、框架侧构件和车身前横梁构件可以形成封闭的环形。
19、座椅安装座可以联接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上侧。
20、在车身前横梁构件的后部,车身中间横梁构件可以进一步分别被设置在位于车辆的相对侧的每个侧梁之间。座椅安装座的前部可以联接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上侧,并且座椅安装座的后部可以联接到车身中间横梁构件的上侧。
21、接合构件可以由轻质金属制成,a柱下部部分、侧梁和车身前横梁构件可以由钢材料制成。a柱下部部分、侧梁和车身前横梁构件与接合构件表面接触的部分可以通过机械紧固构件联接。
22、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不使用焊接的简单构造。另外,形成车身的框架的a柱下部部分、侧梁和车身前横梁构件相互连接,并与位于车辆下侧的框架形成稳固联接状态。因此,充分确保了车辆的刚性和耐久性,并且车身前横梁构件和框架横梁构件形成封闭的环形,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前部部分的刚性。
1.一种车辆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所述侧梁的前端以及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联接到所述接合构件的外侧的相邻表面,所述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所述侧梁的前端以及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两个或三个表面与所述接合构件表面接触,并且所述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所述侧梁的前端以及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联接到所述接合构件的内侧,所述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所述侧梁的前端以及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两个或三个表面与所述接合构件的相邻表面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在所述a柱下部部分的下端,前部部分和外侧部分与所述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并且后部部分和内侧部分与所述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a柱下部部分设置有沿所述a柱下部部分的纵向方向向后突出的柱后肋,并且,所述接合构件设置有与所述a支柱下部部分的所述柱后肋对齐的接合上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在所述侧梁中,所述侧梁的前端的外侧部分、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与所述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并且所述侧梁的前端的内侧部分、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与所述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在前后方向上突出并且具有平面形状的接合上肋被设置在所述接合构件的上侧,并且,所述侧梁上肋被设置为使得所述侧梁上肋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与所述接合上肋在同一平面上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上偏移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接合上肋的后部,所述上偏移部分的偏移被朝所述侧梁上肋的第一侧修正以便与所述侧梁上肋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在前后方向上突出并且具有平面形状的接合下肋被设置在所述接合构件的下侧,并且,所述侧梁下肋被设置为使得所述侧梁下肋在所述前后方向与所述接合下肋在同一平面上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下偏移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接合下肋的后部,所述下偏移部分的偏移被朝所述侧梁下肋的第一侧修正以便与所述侧梁下肋表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在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中,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上侧部分和后部部分与所述接合构件的外侧表面接触,并且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侧端的下侧部分和前部部分与所述接合构件的内侧表面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从所述接合构件向下突出的接合侧肋被设置在所述接合构件的一部分的下侧,所述接合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下侧表面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接合侧肋具有平行于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纵向方向的平面形状,并且所述接合侧肋的下端连接到形成为围绕框架安装部分的安装部分围绕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用于联接框架的框架安装部分一体地形成在所述接合构件的下侧,并且,用于联接所述框架的五金件机械地安装在所述框架安装部分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五金件是从所述框架安装部分向下突出的螺栓,或者所述五金件是设置在所述框架安装部分上的螺母,使得所述螺母联接到从所述螺母的下侧插入到所述螺母中的螺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框架安装部分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联接到所述框架安装部分的所述框架具有设置在车辆的前侧的框架前横梁构件,以便连接在位于所述框架的相对侧的框架侧构件之间,并且所述框架前横梁构件、所述框架侧构件和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形成封闭的环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座椅安装座联接到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上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在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后部中,车身中间横梁构件进一步被设置在分别位于车辆的相对侧的每个侧梁之间,并且所述座椅安装座的前部联接到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的上侧且所述座椅安装座的后部联接到所述车身中间横梁构件的上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接合构件由轻质金属形成,所述a柱下部部分、所述侧梁和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由钢材料形成,并且所述a柱下部部分、所述侧梁和所述车身前横梁构件与所述接合构件表面接触的部分通过机械紧固构件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