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6072发布日期:2023-09-01 21:5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输小车,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领域,运输车是用来运输建筑材料的工具,运输车辆主要通过车身自带的车斗进行货物的装载和运输,车斗的大小,影响到单次运输的数量,

2、现有技术中的运输车车斗多为固定结构,在建筑施工领域,当行驶在走廊位置时,如果走廊宽度不够,则会导致导致车辆无法到达目的地,需要后续的人工搬运,无法做到“车随人走”,且在当走廊宽度较大时,则也无法增加小车的输送容量,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所述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包括:

3、车架,所述车架上端水平焊接设有车底板;

4、两个活动车厢板,两个所述活动车厢板通过滑导组件活动设于车底板上端的两侧,滑导组件包括两个导向盒;

5、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水平对称设于车架下端,控制组件包括若干控制梁杆和控制拉杆;

6、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水平对称设于车底板下端两侧,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传动轴和若干控制齿轮;

7、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车架下端一侧,调节组件包括同步筒和两个调节杆。

8、优选的,两个所述导向盒对称设于车底板上端两侧,导向盒均为u性结构设置,导向盒的一侧均水平设有导向杆,两个活动车厢板的两侧均一体设有导向板,活动车厢板的两个导向板分别与两个导向杆一侧活动套接设置。

9、优选的,若干所述控制梁杆分别水平对称设于车架下端,控制梁杆内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杆槽,若干控制拉杆的一侧分别水平插接若干杆槽内设置,控制拉杆的一侧均为l形结构设置,控制拉杆的l性结构一侧伸出车架并与活动车厢板下端相连接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杆槽内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控制拉杆位于第一条形槽一侧上端竖直设有辅助拉杆,辅助拉杆上端贯穿第一条形槽设置,车底板靠近第一条形槽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行走槽,若干辅助拉杆上端分别活动贯穿若干行走槽并与活动车厢板下端相连接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控制拉杆靠近第二条形槽一侧均竖直设有控制齿板,控制齿板下端贯穿第二条形槽设置,车底板下端两侧竖直对称设有若干支撑臂,两个传动轴分别通过轴承水平贯穿插接两侧若干支撑臂设置,传动轴靠近控制齿板一侧均套接设有控制齿轮,且若干控制齿轮一侧分别与若干控制齿板下端齿牙啮合相连。

12、优选的,所述车架下端一侧水平设有车辆动力箱,两个调节杆分别通过轴承块水平对称设于车辆动力箱的一侧,且两个调节杆的一侧均设有调节盘。

13、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靠近调节杆一侧均套接设有蜗齿轮,调节杆靠近蜗齿轮一侧均一体设有蜗杆,蜗杆的下端与蜗齿轮啮合相连设置。

14、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杆的相对一侧均设有同步棱杆,同步筒的中心贯穿开设有棱形槽,两个同步棱杆分别活动插接两个棱形槽设置,且同步棱杆的长度均大于同步筒的长度。

15、优选的,所述车底板靠近同步筒一侧贯穿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内竖直插接设有拨动杆,拨动杆下端开设有套接槽,拨动杆通过套接槽活动套接同步筒设置,拨动杆位于让位槽上下两侧均水平设有摩擦板,两个摩擦板一侧分别与车底板摩擦接触设置,且让位槽的长度大于同步棱杆插入同步筒内一侧的长度。

16、优选的,所述拨动杆中心通过螺纹竖直插接设有辅助顶杆,辅助顶杆下端插接置于套接槽内并与同步筒一侧抵接设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在车架和车底板的上端通过滑导组件和控制组件活动设置两个活动车厢板,在根据车辆到达位置的情况,可进行快速的调节车斗的容量和车身宽度,提高车辆的使用通过性,同时在传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可进行两个活动车厢板同时控制或者单个区分控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盒(3)对称设于车底板(2)上端两侧,导向盒(3)均为u性结构设置,导向盒(3)的一侧均水平设有导向杆(4),两个活动车厢板(5)的两侧均一体设有导向板,活动车厢板(5)的两个导向板分别与两个导向杆(4)一侧活动套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控制梁杆(6)分别水平对称设于车架(1)下端,控制梁杆(6)内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杆槽,若干控制拉杆(7)的一侧分别水平插接若干杆槽内设置,控制拉杆(7)的一侧均为l形结构设置,控制拉杆(7)的l性结构一侧伸出车架(1)并与活动车厢板(5)下端相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槽内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条形槽(25)和第二条形槽(26),控制拉杆(7)位于第一条形槽(25)一侧上端竖直设有辅助拉杆(9),辅助拉杆(9)上端贯穿第一条形槽(25)设置,车底板(2)靠近第一条形槽(25)一侧均贯穿开设有行走槽(8),若干辅助拉杆(9)上端分别活动贯穿若干行走槽(8)并与活动车厢板(5)下端相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拉杆(7)靠近第二条形槽(26)一侧均竖直设有控制齿板(10),控制齿板(10)下端贯穿第二条形槽(26)设置,车底板(2)下端两侧竖直对称设有若干支撑臂(11),两个传动轴(12)分别通过轴承水平贯穿插接两侧若干支撑臂(11)设置,传动轴(12)靠近控制齿板(10)一侧均套接设有控制齿轮(13),且若干控制齿轮(13)一侧分别与若干控制齿板(10)下端齿牙啮合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下端一侧水平设有车辆动力箱(15),两个调节杆(16)分别通过轴承块水平对称设于车辆动力箱(15)的一侧,且两个调节杆(16)的一侧均设有调节盘(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靠近调节杆(16)一侧均套接设有蜗齿轮(14),调节杆(16)靠近蜗齿轮(14)一侧均一体设有蜗杆(17),蜗杆(17)的下端与蜗齿轮(14)啮合相连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杆(16)的相对一侧均设有同步棱杆(23),同步筒(22)的中心贯穿开设有棱形槽,两个同步棱杆(23)分别活动插接两个棱形槽设置,且同步棱杆(23)的长度均大于同步筒(22)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2)靠近同步筒(22)一侧贯穿开设有让位槽(19),让位槽(19)内竖直插接设有拨动杆(20),拨动杆(20)下端开设有套接槽,拨动杆(20)通过套接槽活动套接同步筒(22)设置,拨动杆(20)位于让位槽(19)上下两侧均水平设有摩擦板(21),两个摩擦板(21)一侧分别与车底板(2)摩擦接触设置,且让位槽(19)的长度大于同步棱杆(23)插入同步筒(22)内一侧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杆(20)中心通过螺纹竖直插接设有辅助顶杆(24),辅助顶杆(24)下端插接置于套接槽内并与同步筒(22)一侧抵接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运输小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车斗宽度的运输小车,包括车架、两个活动车厢板、控制组件、传动组件、调节组件,车架上端水平焊接设有车底板,活动车厢板通过滑导组件活动设于车底板上端的两侧,滑导组件包括两个导向盒,控制组件水平对称设于车架下端,控制组件包括若干控制梁杆和控制拉杆,在车架和车底板的上端通过滑导组件和控制组件活动设置两个活动车厢板,在根据车辆到达位置的情况,可进行快速的调节车斗的容量和车身宽度,提高车辆的使用通过性,同时在传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可进行两个活动车厢板同时控制或者单个区分控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常香港,孙炳光,胡杰,程天顺,李亮亮,董昂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