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架雪车车架及具有其的钢架雪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0992发布日期:2023-08-05 23:1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架雪车车架及具有其的钢架雪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架雪车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架雪车车架及具有其的钢架雪车。


背景技术:

1、钢架雪车也称卧式雪橇、俯式冰橇,又称冰橇,是以雪橇为工具,借助起滑后的惯性从山坡沿专门构筑的冰道快速滑降的一种冬季运动。

2、在滑行过程中,因运动员体态各异,现有的钢架雪车无法满足不同运动员对操纵性和转向灵敏度的个性化需求,这会严重影响到国内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及日后参加比赛的成绩。

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架雪车车架及具有其的钢架雪车,以解决现有的钢架雪车无法满足不同运动员对操纵性和转向灵敏度的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钢架雪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包括横梁和纵梁,横梁和纵梁均为两个,横梁连接在两个纵梁之间,横梁和纵梁围设形成框架结构;调节件,调节件为多个,各调节件与横梁可拆卸地连接,调节件的长度方向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多个调节件中至少一个调节件的质量和刚度中的至少一个与其余的调节件的质量和刚度不同地设置,使通过更换调节件与横梁的配合连接以改变车架本体的刚度。

3、进一步地,调节件为两组,两组调节件与两个横梁一一对应地连接。

4、进一步地,调节件上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调节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不同的调节件上的条形孔的宽度不同。

5、进一步地,调节件上设有多个配重块,多个配重块沿调节件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不同的调节件上的配重块的质量不同。

6、进一步地,不同的调节件的外形尺寸相同。

7、进一步地,调节件包络在横梁的外部。

8、进一步地,调节件设有一侧开口的贯通槽,贯通槽沿调节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横梁位于贯通槽内。

9、进一步地,调节件设有容纳腔,容纳腔沿调节件的长度方向贯通地设置,调节件通过容纳腔套设在横梁的外部。

10、进一步地,调节件的长度与横梁的长度相等。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架雪车,包括钢架雪车车架,钢架雪车车架为上述的钢架雪车车架。

12、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车架本体是由横梁和纵梁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车架本体匹配有多个调节件,调节件与横梁可拆卸地连接,通过更换不同质量或不同刚度的调节件,来调节车架本体的刚度,以满足不同运动员对操纵性和转向灵敏度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为两组,两组所述调节件(3)与两个所述横梁(1)一一对应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上开设有条形孔(31),所述条形孔(3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调节件(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不同的所述调节件(3)上的所述条形孔(31)的宽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上设有多个配重块,多个所述配重块沿所述调节件(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不同的所述调节件(3)上的所述配重块的质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调节件(3)的外形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包络在所述横梁(1)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设有一侧开口的贯通槽(32),所述贯通槽(32)沿所述调节件(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1)位于所述贯通槽(32)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调节件(3)的长度方向贯通地设置,所述调节件(3)通过所述容纳腔套设在所述横梁(1)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的长度与所述横梁(1)的长度相等。

10.一种钢架雪车,包括钢架雪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雪车车架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架雪车车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架雪车车架及具有其的钢架雪车,其中,钢架雪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包括横梁和纵梁,横梁和纵梁均为两个,横梁连接在两个纵梁之间,横梁和纵梁围设形成框架结构;调节件,调节件为多个,各调节件与横梁可拆卸地连接,调节件的长度方向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多个调节件中至少一个调节件的质量和刚度中的至少一个与其余的调节件的质量和刚度不同地设置,使通过更换调节件与横梁的配合连接以改变车架本体的刚度。在本发明中,车架本体匹配有多个调节件,调节件与横梁可拆卸地连接,通过更换不同质量或不同刚度的调节件,来调节车架本体的刚度,以满足不同运动员对操纵性和转向灵敏度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卫庭硕,王兴平,高磊,李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