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侧围及白车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0123发布日期:2023-11-04 02: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侧围及白车身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商用车,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侧围及白车身。


背景技术:

1、商用车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其是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a柱指的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在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左右后视镜的上方。相关技术的商用车的驾驶室车门通过铰链铰接在侧围左边的a柱上,当打开驾驶室车门后,驾驶员就可进入驾驶室或从驾驶室内出来。

3、但是,在打开商用车的驾驶室车门后,驾驶员受车门妨碍,使得驾驶员需要侧身或者转身进入至驾驶室内,进入驾驶室的身体姿态不佳,上车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商用车侧围及白车身,用以解决驾驶员上车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商用车侧围,包括侧围外板结构和侧围内板结构;所述侧围外板结构包括侧围外板本体和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连接的a柱组件,所述侧围内板结构包括侧围内板本体和与所述侧围内板本体连接的b柱组件,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与所述侧围内板本体连接;所述a柱组件与所述b柱组件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a柱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驾驶室车门锁合配合的锁钩;所述b柱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驾驶室车门铰接的铰链。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链的设置可以将驾驶室车门铰接设置在b柱组件上,驾驶员在开启驾驶室车门时带动驾驶室车门沿着b柱组件为铰接轴朝向远离车头的一侧打开车门,使得驾驶室车门不会对驾驶员造成阻挡,便于驾驶员直接进入至驾驶位落座,无需驾驶员转身或者侧身进入至驾驶位,提高了驾驶员的上车舒适性;将锁钩设置在a柱组件上,从而便于带动驾驶室车门与锁钩之间进行驾驶室车门的开启或锁定;采用侧围外板结构和侧围内板结构的设置提高了侧围的强度,间接提高了驾驶室车门铰接至的b柱组件上的铰接强度。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组件包括a柱柱体和固定在所述a柱柱体上的外饰安装加强件;所述锁钩固定在所述外饰安装加强件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饰安装加强件的设置提高了a柱组件的强度,从而间接提高了锁钩固定至a柱组件上的固定强度,间接提高了将驾驶室车门铰接至b柱组件上时对驾驶室车门的锁定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组件还包括门锁安装加强件;所述门锁安装加强件设置在所述外饰安装加强件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门锁安装加强件的设置将锁钩安装固定至a柱柱体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锁钩位于a柱柱体上的安装强度,进一步间接提高了将驾驶室车门铰接至b柱组件上时对驾驶室车门的锁定效果。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柱体上设置有第一翻舌,所述门锁安装加强件与所述第一翻舌固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翻舌的设置,便于实现对门锁安装加强件的安装固定,无需额外的增加其他的零部件实现对门锁安装加强件的固定,结构简单,提高了对门锁安装加强件的固定效果。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具有容纳所述驾驶室车门的门洞口;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位于所述门洞口靠近所述车头一侧的部位与所述a柱组件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位于所述门洞口靠近所述车尾一侧的部位与所述b柱组件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遇到撞击时,因第一腔体的设置,侧围外板组件和a柱组件可以实现多次的缓冲效果,增大了侧围外板本体与a柱组件连接后的连接强度以及抗撞击效果;第二腔体的设置同样增大了侧围外板本体与b柱组件连接后的连接强度以及抗撞击效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柱组件包括b柱柱体和固定在所述b柱柱体上的铰链加强件;所述铰链与所述铰链加强件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加强件的设置提高了b柱组件的强度,从而间接提高了铰接固定至b柱组件上的固定强度,间接提高了将驾驶室车门铰接至b柱组件上的铰接强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柱组件还包括铰链安装加强件;所述铰链安装加强件固定在所述铰链加强件上;所述铰链固定在所述铰链安装加强件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铰链安装加强件的设置将锁钩安装固定至b柱柱体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铰接位于b柱柱体上的安装强度,进一步间接提高了将驾驶室车门铰接至b柱组件上的铰接强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加强件上设置有第二翻舌,所述铰链安装加强件与所述第二翻舌固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二翻舌的设置,便于实现对铰链安装加强件的安装固定,无需额外的增加其他的零部件实现对铰链安装加强件的固定,结构简单,提高了对铰链安装加强件的固定效果。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内板体本体包括内立柱、侧围内板体和门槛内板;所述内立柱、所述b柱组件和所述侧围内板体沿所述车头至所述车尾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内立柱设置在正对所述a柱组件的位置、并与所述a柱组件连接;所述内立柱的上端与所述b柱组件的上端连接,所述内立柱的下端通过所述门槛内板与所述b柱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侧围内板体分别与所述b柱组件和所述侧围外板结构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内立柱设置在a柱组件上,将内立柱的上端设置在b柱组件上端,将内立柱的下端通过门槛内板设置在b柱组件下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侧围内板本体的强度,间接提高了开启和关闭驾驶室车门的开启和关闭效果。

20、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白车身,包括车身本体和连接在所述车身本体上的所述的商用车侧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外板结构和侧围内板结构;所述侧围外板结构包括侧围外板本体和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连接的a柱组件(11),所述侧围内板结构包括侧围内板本体(12)和与所述侧围内板本体(12)连接的b柱组件(13),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与所述侧围内板本体(12)连接;所述a柱组件(11)与所述b柱组件(13)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a柱组件(11)上设置有用于与驾驶室车门锁合配合的锁钩;所述b柱组件(1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驾驶室车门铰接的铰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组件(11)包括a柱柱体(111)和固定在所述a柱柱体(111)上的外饰安装加强件(112);所述锁钩固定在所述外饰安装加强件(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组件(11)还包括门锁安装加强件(118);所述门锁安装加强件(118)设置在所述外饰安装加强件(1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柱体(111)上设置有第一翻舌(119),所述门锁安装加强件(118)与所述第一翻舌(119)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具有容纳所述驾驶室车门的门洞口(18);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位于所述门洞口(18)靠近所述车头一侧的部位与所述a柱组件(11)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6);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位于所述门洞口(18)靠近所述车尾一侧的部位与所述b柱组件(13)连接,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组件(13)包括b柱柱体(131)和固定在所述b柱柱体(131)上的铰链加强件(132);所述铰链与所述铰链加强件(1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组件(13)还包括铰链安装加强件(139);所述铰链安装加强件(139)固定在所述铰链加强件(132)上;所述铰链固定在所述铰链安装加强件(13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加强件(132)上设置有第二翻舌(1391),所述铰链安装加强件(139)与所述第二翻舌(1391)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板体(122)本体包括内立柱(121)、侧围内板体(122)和门槛内板(123);所述内立柱(121)、所述b柱组件(13)和所述侧围内板体(122)沿所述车头至所述车尾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内立柱(121)设置在正对所述a柱组件(11)的位置、并与所述a柱组件(11)连接;所述内立柱(121)的上端与所述b柱组件(13)的上端连接,所述内立柱(121)的下端通过所述门槛内板(123)与所述b柱组件(13)的下端连接;所述侧围内板体(122)分别与所述b柱组件(13)和所述侧围外板结构连接。

10.一种白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本体和连接在所述车身本体上的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商用车侧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商用车侧围及其白车身,涉及商用车技术领域;包括侧围外板结构和侧围内板结构;侧围外板结构包括侧围外板本体和与侧围外板本体连接的A柱组件,侧围内板结构包括侧围内板本体和与侧围内板本体连接的B柱组件,侧围外板本体与侧围内板本体连接;A柱组件与B柱组件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设置;A柱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驾驶室车门锁合配合的锁钩;B柱组件上设置有用于与驾驶室车门铰接的铰链。通过铰链的设置可以将驾驶室车门铰接设置在B柱组件上,便于驾驶员直接进入至驾驶位落座,无需驾驶员转身或者侧身进入至驾驶位,防止车门对驾驶员造成阻挡,提高了驾驶员的上车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军,时磊,张新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