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梁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2806发布日期:2023-09-13 10:4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车体梁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体梁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越野车是一种为越野而特别设计的汽车,主要指可在崎岖路面使用的越野车辆。

2、越野车的车身通常为非承载式车身,由于用户对于越野车的好玩多变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对于越野车车身的承载性能、弯扭性能、耐碰撞性能、轻量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越野车的碰撞载荷路径设计不合理,导致耐碰撞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梁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越野车耐碰撞性能较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梁架包括依次连接的机舱结构、第一地板结构、第二地板结构和第三地板结构;

3、所述机舱结构包括碰撞组件、两个连接组件和第一横梁,所述碰撞组件和所述第一横梁均沿第一方向设置,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碰撞组件的两侧,所述连接组件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碰撞组件和所述第一横梁;

4、所述第一地板结构包括连接板、第一地板前横梁和两个第一纵梁,所述连接板沿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的两侧,所述第一纵梁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和所述第二地板结构;

5、所述第三地板结构包括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二纵梁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地板结构和所述第二横梁;

6、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7、可选地,所述碰撞组件包括水箱上横梁、水箱下横梁和中央支撑梁,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水箱下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水箱下横梁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中央支撑梁设置于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水箱下横梁之间;所述水箱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水箱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组件。

8、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所述第三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四纵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抵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自与所述抵接部连接的一端向所述水箱下横梁的方向弯曲并连接所述水箱下横梁,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三纵梁的第一侧抵接,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三纵梁靠近所述水箱下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

9、可选地,所述碰撞组件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上横梁,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水箱下横梁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

10、可选地,所述第三纵梁的断面和所述第四纵梁的断面均为封闭断面。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地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地板后横梁、第五纵梁和第六纵梁,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所述第五纵梁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和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所述第六纵梁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和所述第二地板结构。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地板结构还包括第七纵梁;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的中间部分朝向第一横梁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七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和所述凸出部的端部。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地板结构包括第二地板前横梁和第二地板后横梁,所述第二地板后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二地板后横梁靠近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六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和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五纵梁、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和所述第二地板后横梁均为热成型金属材料制件。

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体梁架。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车体梁架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得到合理的碰撞载荷路径,使得车辆受到碰撞时,碰撞载荷能够由尽可能多的零部件共同承受,以减小每个零部件受到的平均载荷,提高车辆的耐碰撞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梁架包括依次连接的机舱结构、第一地板结构、第二地板结构和第三地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组件包括水箱上横梁、水箱下横梁和中央支撑梁,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水箱下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水箱下横梁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中央支撑梁设置于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水箱下横梁之间;所述水箱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水箱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所述第三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水箱上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四纵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抵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自与所述抵接部连接的一端向所述水箱下横梁的方向弯曲并连接所述水箱下横梁,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三纵梁的第一侧抵接,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三纵梁靠近所述水箱下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组件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上横梁,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水箱下横梁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梁的断面和所述第四纵梁的断面均为封闭断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地板后横梁、第五纵梁和第六纵梁,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所述第五纵梁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和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所述第六纵梁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和所述第二地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板结构还包括第七纵梁;所述第一地板前横梁的中间部分朝向第一横梁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七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和所述凸出部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板结构包括第二地板前横梁和第二地板后横梁,所述第二地板后横梁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二地板后横梁靠近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六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和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所述第五纵梁、所述第一地板后横梁、所述第二地板前横梁和所述第二地板后横梁均为热成型金属材料制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梁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体梁架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车体梁架包括依次连接的机舱结构、第一地板结构、第二地板结构和第三地板结构;机舱结构包括碰撞组件、连接组件和第一横梁,碰撞组件和第一横梁均沿第一方向设置,两个连接组件分别设置于碰撞组件的两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碰撞组件和第一横梁;第一地板结构包括连接板、第一地板前横梁和第一纵梁,连接板沿第三方向设置,第一地板前横梁沿第一方向设置,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一地板前横梁,两个第一纵梁分别设置于第一地板前横梁的两侧,第一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地板前横梁和第二地板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文,张建芬,王晓林,于海波,周思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