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运输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车厢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当今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进步。其中,在运输行业中,货车成为了运输业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并且,按照货车车厢类型的不同,货车一般分为厢式货车、仓栅式货车、栏板式货车和侧帘式货车等。
2、对于栏板式货车而言,由于板式车厢通常仅设置低栏或不设置边栏,因而其载货量受限,不能对货物进行有效防护;对于侧帘式货车而言,为了保证车厢的结构强度,其一侧通常固定设置有若干立柱,若干立柱的存在往往会妨碍货物的装卸过程,影响货物的装卸效率。
3、基于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侧帘车,包括车厢和滑动设置于车厢两侧的立柱。该种结构的侧帘式货车,虽然通过立柱的滑动设置,能够大大降低立柱对于货物装卸过程的影响。但是,当立柱受到外力作用变形时,发生形变的立柱往往会与滑动结构之间产生干涉,从而导致立柱无法顺利地进行滑动,进而影响侧帘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厢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厢,车厢包括至少一侧敞口的厢体、设置于敞口的升降立桩和升降门,且升降立桩具有第一收缩状态和第一伸展状态,升降门具有第二收缩状态和第二伸展状态;升降立桩和升降门之间错位设置,以分别在升降立桩由第一收缩状态切换至第一伸展状态,以及升降门由第二收缩状态切换至第二伸展状态的过程中,对敞口进行遮挡。
3、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立桩和升降门均为多个,且沿厢体的长度方向,多个升降立桩和多个升降门之间并列设置;或者升降立桩和升降门均为多个,且沿厢体的宽度方向,多个升降立桩和多个升降门交叠设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立桩包括设置于敞口的第一剪叉组和用于驱动第一剪叉组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器;升降门包括设置于敞口的第二剪叉组和用于驱动第二剪叉组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器;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剪叉组和第二剪叉组能够分别在第一收缩状态和第一伸展状态,以及第二收缩状态和第二伸展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剪叉组和第二剪叉组均包括固定支架、设置于固定支架的滑轨和剪叉臂;剪叉臂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支撑节,且最底部支撑节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支架,另一端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与滑块相连接,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驱动作用下,最底部支撑节能够沿滑轨运动,以实现第一剪叉组和第二剪叉组的升降。
6、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立桩还包括并列设置于剪叉臂的辅助剪叉组,辅助剪叉组包括辅助驱动器、丝杠和辅助叉臂,以及设置于支撑节的止挡件;丝杠套设有导向块,辅助叉臂包括相铰接的固定节和活动节,活动节与导向块相连接;在辅助驱动器的驱动作用下,活动节能够沿丝杠的轴向运动,以使固定节和活动节的铰接处顶抵止挡件,并实现辅助剪叉组对于第一剪叉组的辅助升降。
7、在一些实施例中,剪叉臂还包括设置于最底部支撑节的顶块,在第一剪叉组或第二剪叉组升降过程中,顶块能够顶抵最底部支撑节上方的支撑节。
8、在一些实施例中,车厢还包括与厢体连接的顶盖,且顶盖具有与厢体顶部相抵接的封盖位和位于厢体上方的开启位;顶盖在封盖位和开启位之间切换,以使顶盖能够相对于厢体进行升降。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剪叉组和第二剪叉组还分别包括设置于最顶部支撑节的卡合件,车厢还包括设置于敞口的锁紧件;第一剪叉组和第二剪叉组分别由第一收缩状态向第一伸展状态,以及第二收缩状态向第二伸展状态切换时,卡合件能够与锁紧件相配合,以实现升降立桩、升降门和厢体之间的锁紧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厢体具有底板;第一剪叉组和第二剪叉组的固定支架均设置于底板,锁紧件设置于顶盖;或者,
11、第一剪叉组和第二剪叉组的固定支架均设置于顶盖,锁紧件设置于底板;或者,
12、第一剪叉组的固定支架设置于底板,第二剪叉组的固定支架设置于顶盖,锁紧件分别设置于顶盖和底板;或者,
13、第一剪叉组的固定支架设置于顶盖,第二剪叉组的固定支架设置于底板,锁紧件分别设置于底板和顶盖。
14、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头和如上的车厢,且车头与车厢之间可拆卸连接。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6、首先,本发明提供的车厢,包括厢体、错位设置的升降立桩和升降门。其中,通过升降立桩和升降门分别在第一收缩状态和第一伸展状态,以及第二收缩状态和第二伸展状态之间的切换,来使得升降立桩和升降门能够至少部分遮挡敞口,从而使得车厢具有更好到的载货效果,防止货物从厢体中掉落。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侧帘式货车的车厢,本申请由于取消了固定立柱和滑动立柱,因而能够使得用户更加便捷地进行货物装卸操作,降低固定立柱和滑动立柱对货物装卸过程的影响,同时利于保证车厢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7、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头和如上的车厢。该种结构的车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利于用户体验。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至少一侧敞口的厢体、设置于所述敞口的升降立桩和升降门,且所述升降立桩具有第一收缩状态和第一伸展状态,所述升降门具有第二收缩状态和第二伸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桩和所述升降门均为多个,且沿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升降立桩和多个所述升降门之间并列设置;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桩包括设置于所述敞口的第一剪叉组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剪叉组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叉组和所述第二剪叉组均包括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滑轨和剪叉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桩还包括并列设置于所述剪叉臂的辅助剪叉组,所述辅助剪叉组包括辅助驱动器、丝杠和辅助叉臂,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节的止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臂还包括设置于最底部所述支撑节的顶块,在所述第一剪叉组或所述第二剪叉组升降过程中,所述顶块能够顶抵最底部所述支撑节上方的所述支撑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还包括与所述厢体连接的顶盖,且所述顶盖具有与所述厢体顶部相抵接的封盖位和位于所述厢体上方的开启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叉组和所述第二剪叉组还分别包括设置于最顶部所述支撑节的卡合件,所述车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敞口的锁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具有底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厢,且所述车头与所述车厢之间可拆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