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及可调节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0763发布日期:2023-12-29 09:3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及可调节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座。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可调节座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1、现有体系中,在摩托车的座垫设计中既需要足够的刚性和强度来保证对于驾驶者的支撑,也需要一定的缓震特性来缓解路面带来的震动,保证驾驶者的舒适。

2、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当前摩托车的座垫并未将高度方向的位置可调节性考虑进设计中,以致无法给驾驶者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体验感。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适时提供一种高度方向位置可调、结构可靠且调节方便的可调节座及具有该可调节座的摩托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座,能够方便快捷地调整座垫的高度,从而使驾驶者更加舒适和安全。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调节座的摩托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座,包括:

3、座垫;

4、运动组件,与座垫连接,用于带动座垫沿第一方向移动,运动组件上设有啮合移动件;

5、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并定位运动组件;

6、调节组件,设于支撑组件上,调节组件包括与啮合移动件啮合的啮合转动件及与啮合转动件连接的旋动件,旋动件用于带动啮合转动件绕第二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啮合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7、锁固组件,用于限制运动组件的移动或者旋动件的转动,以固定座垫。

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

9、支撑座;

10、至少一组导套,至少一组导套设于支撑座上;

11、运动组件包括:

12、运动座;

13、至少一组导柱,至少一组导柱设于运动座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导柱一一对应滑动地设于导套中。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套上设有第一卡槽,导柱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槽,至少两个第二卡槽沿导柱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15、锁固组件还包括:

16、支架,与支撑座连接;

17、卡块,用于经第一卡槽卡入对应的第二卡槽,以锁紧运动组件;

18、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支架和卡块,弹性件用于向卡块提供弹性力,以使卡块具有卡入第二卡槽的趋势;

19、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支撑座上,用于绕第二方向的轴线转动;

20、拉索,穿过支架并连接转轴和卡块,用于带动卡块脱离第二卡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一斜面,卡块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导向配合,以使卡块外移脱离第二卡槽。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与支撑座连接,旋动件转动连接于第一轴承座;

23、锁固组件还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设于第一轴承座上,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二轴承座。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柱的数量为四个,啮合移动件与四个导柱的间距均相同。

2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架,底架与支撑组件连接;

26、锁固组件包括:

27、固定座,设于底架上;

28、压块,与固定座连接,用于压紧旋动件。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块和固定座二者均设有用于压紧旋动件的限位槽。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旋动件远离啮合转动件的一端设有手动旋钮,手动旋钮用于驱动旋动件绕第二方向的轴线转动。

3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座。

32、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为了实现对于座垫沿第一方向(即高度方向)的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调节座,包括座垫、运动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和锁固组件。具体地,需要调节座垫高度时,通过调节组件的旋动件带动啮合转动件绕第二方向的轴线转动,啮合转动件和啮合移动件啮合,从而使得运动组件及座垫共同沿第一方向移动,在运动组件的运动过程中,支撑组件支撑并定位运动组件,以保证座垫调节的稳定性。当座垫移动至所需调节的高度位置时,再通过锁固组件限制运动组件的移动或者旋动件的转动,从而到达固定座垫的目的。采用上述可调节座,能够使座垫方便快捷地实现沿高度方向的位移,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摩托车驾驶人员座点与手部姿态配合的驾驶需求,从而使驾驶更加舒适和安全。此外,上述可调节座可调范围广、结构可靠、且调节方便,能够满足摩托车驾驶员在摩托车驾驶人机舒适性方面的更多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302)上设有第一卡槽(3021),所述导柱(203)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卡槽(2031),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卡槽(2031)沿所述导柱(203)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2031)内设有第一斜面(2032),所述卡块(502)设有第二斜面(5021),所述第二斜面(5021)与所述第一斜面(2032)导向配合,以使所述卡块(502)外移脱离所述第二卡槽(203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0)还包括第一轴承座(403),所述第一轴承座(403)与所述支撑座(301)连接,所述旋动件(40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座(403);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20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啮合移动件(201)与四个所述导柱(203)的间距均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架(60),所述底架(60)与所述支撑组件(30)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508)和所述固定座(507)二者均设有用于压紧所述旋动件(402)的限位槽(508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402)远离所述啮合转动件(401)的一端设有手动旋钮(404),所述手动旋钮(404)用于驱动所述旋动件(402)绕所述第二方向的轴线转动。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座。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及可调节座,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可调节座包括座垫、运动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和锁固组件,运动组件与座垫连接,用于带动座垫沿第一方向移动,运动组件上设有啮合移动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并定位运动组件;调节组件设于支撑组件上,调节组件包括与啮合移动件啮合的啮合转动件及与啮合转动件连接的旋动件,旋动件用于带动啮合转动件绕第二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啮合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锁固组件用于限制运动组件的移动或者旋动件的转动,以固定座垫。上述可调节座能够使座垫方便快捷地实现沿高度方向的位移,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摩托车驾驶人员座点与手部姿态配合的驾驶需求,从而使驾驶更加舒适和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袁旭东,杨林,刘进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