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4026发布日期:2023-06-08 16:5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野营车领域,具体为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


背景技术:

1、随着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和改善,家庭采购物品或者自驾游、郊外野营等活动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外出购物或者野外拖运,许多消费者使用购物车作为辅助工具,直接将物品放在购物车上拖行,可以大大减轻消费者大包小包提在手上的烦恼。

2、公告号为cn211710882 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聚拢的手推车,通过多组连杆组合折叠,使得本手推车结构美观,折叠简单快速,收折后体积小,空间占用率低,携带运输相比传统不可折叠的手推车更加方便。

3、由于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底部为单组折叠结构,在对其收纳后中间位置处占用空间较高,不便于进行运输,同时侧面的单组拉柱支撑,容易使其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其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以解决使用过程中底部为单组折叠结构,在对其收纳后中间位置处占用空间较高,不便于进行运输,同时侧面的单组拉柱支撑,容易使其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其稳定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之间连接有数组第一折叠杆与第二折叠杆,且位于第二折叠杆的底部皆设置有拉柱,所述立杆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数组连杆,且连杆与其拉柱为转动设置,所述连杆整体呈x形设置,且位于其中间位置处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立杆的底端设置有数组连杆,且位于连杆的另一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在将该装置进行折叠后,降低其中间位置处的折叠高度,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运输,同时在该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多组第二折叠杆,且位于其底部皆连接有拉柱,提高该装置整体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的底部皆设置有滚轮,且位于滚轮的外壁整体呈粗糙状设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便于该装置进行移动运输物品,同时粗糙状设置增大与其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提高其移动时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手,且推手为伸缩式设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手便于使用者进行推动,降低其工作负担,且伸缩式的设置便于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们,提高其整体的实用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与拉柱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且拉柱可贯穿第二连接件进行上下滑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柱在第二连接件内上下滑动,实现将第二折叠杆进行展开或折叠。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与其立杆之间皆滑动设置有限位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展开完成后对其整体形状进行限位,防止其发生松散。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拉柱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其整体形状进行定型后,防止在推动的过程中拉柱带动其第二折叠杆进行收缩折叠。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折叠杆与第二折叠杆之间皆为拉杆铰接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第一折叠杆与第二折叠杆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后续缩小其整体的占用空间。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杆的底端设置有数组连杆,且位于连杆的另一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在将该装置进行折叠后,降低其中间位置处的折叠高度,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运输,同时在该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多组第二折叠杆,且位于其底部皆连接有拉柱,提高该装置整体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包括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之间连接有数组第一折叠杆(4)与第二折叠杆(6),且位于第二折叠杆(6)的底部皆设置有拉柱,所述立杆(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数组连杆(10),且连杆(10)与其拉柱为转动设置,所述连杆(10)整体呈x形设置,且位于其中间位置处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的底部皆设置有滚轮(2),且位于滚轮(2)的外壁整体呈粗糙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杆(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手(3),且推手(3)为伸缩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与拉柱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8),且拉柱可贯穿第二连接件(8)进行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杆(4)和第二折叠杆(6)与其立杆(1)之间皆滑动设置有限位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8)与拉柱之间设置有阻尼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杆(4)与第二折叠杆(6)之间皆为拉杆铰接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可折叠的高稳定性野营车,涉及野营车领域,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之间连接有数组第一折叠杆与第二折叠杆,且位于第二折叠杆的底部皆设置有拉柱,所述立杆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数组连杆,且连杆与其拉柱为转动设置,所述连杆整体呈X形设置,且位于其中间位置处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本技术通过在立杆的底端设置有数组连杆,且位于连杆的另一端皆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在将该装置进行折叠后,降低其中间位置处的折叠高度,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运输,同时在该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多组第二折叠杆,且位于其底部皆连接有拉柱,提高该装置整体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君,朱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懒猫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