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1、插电式混动汽车与常规燃油车对比,不仅增设电池和控制系统,还增加有发电机与充电机系统,系统结构复杂同时重量也增加不少,动能的增加非常考验车身的强度和碰撞性能。常规的燃油车副车架无法满足插电式混动汽车使用和碰撞安全要求,现有的一种方式是针对发动机和发电机本身进行研究改进,但是研发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以及车辆,以使发电机的安装位置较为合理,可以在相对低成本的前提下,满足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使用和碰撞安装需求。
2、本申请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左前大梁、右前大梁、前车副架、后副车架、左前下摆臂、右前下摆臂以及前防撞梁,所述前副车架的两端、所述后副车架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所述左前下摆臂、所述右前下摆臂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前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用于安装发动机,所述后副车架用于安装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发电机相连接;所述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的前端部。
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副车架和所述后副车架,至少一者通过螺栓与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固定,且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为型材结构,所述型材结构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母,至少所述螺母和所述型材结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大梁加强板,所述大梁加强板贴合所述型材结构的内壁。
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大梁加强板环绕所述型材结构的内壁设置;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中至少一者还包括螺母加强板,所述螺母加强板连接所述大梁加强板相对的两侧表面;所述螺母加强板具有凹部,所述螺母的部分焊接于固定所述凹部内。
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大梁加强板的部分均位于所述螺母内。
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副车架包括安装管梁和安装板,所述安装管梁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左前大梁或所述右前大梁;还包括封板,所述安装管梁的端部贴靠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且所述封板的中部包裹所述安装管梁的部分外表面,所述封板的两端均贴靠到所述安装板的底面,所述封板、所述安装管梁的端部均与所述安装板焊接固定,所述封板卡压所述安装管梁或与所述安装管梁焊接固定。
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连接部,所述发电机连接部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管梁的顶部,所述安装支架贴靠在所述安装管梁的顶部。
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管梁的底部设置有管梁加强板。
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副车架包括中部梁体和位于所述中部梁体两端且位于所述中部梁体之上的左端梁、右端梁,所述中部梁体、所述左端梁以及所述右端梁为板梁结构;所述发动机设置有发动机左连接部和发动机右连接部,所述发动机左连接部连接在所述中部梁体和所述左端梁的相接位置,所述发动机右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中部梁体和所述右端梁的相接位置。
1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前地板、前围板,所述前地板和所述前围板均与所述左前大梁、右前大梁的后段连接,所述左前大梁和所述右前大梁为型材结构,所述前地板和所述前围板为钣金冲压结构。
1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动机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发电机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对接并配合螺栓固定。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
13、本申请中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不仅提供了发电机的安装空间,还使得发电机构建为日字型的封闭抵抗区域的一部分,以优化传力路径,提高行驶安全性,可以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对副车架进行改进,满足性能要求。
1.一种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大梁、右前大梁、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左前下摆臂、右前下摆臂以及前防撞梁,所述前副车架的两端、所述后副车架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所述左前下摆臂、所述右前下摆臂的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前副车架、所述后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用于安装发动机,所述后副车架用于安装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发电机相连接;所述前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的前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和所述后副车架,至少一者通过螺栓与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固定,且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为型材结构,所述型材结构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螺母,至少所述螺母和所述型材结构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大梁加强板,所述大梁加强板贴合所述型材结构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加强板环绕所述型材结构的内壁设置;所述左前大梁、所述右前大梁中至少一者还包括螺母加强板,所述螺母加强板连接所述大梁加强板相对的两侧表面;所述螺母加强板具有凹部,所述螺母的部分焊接于固定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大梁加强板的部分均位于所述螺母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包括安装管梁和安装板,所述安装管梁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左前大梁或所述右前大梁;还包括封板,所述安装管梁的端部贴靠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且所述封板的中部包裹所述安装管梁的部分外表面,所述封板的两端均贴靠到所述安装板的底面,所述封板、所述安装管梁的端部均与所述安装板焊接固定,所述封板卡压所述安装管梁或与所述安装管梁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连接部,所述发电机连接部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安装管梁的顶部,所述安装支架贴靠在所述安装管梁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梁的底部设置有管梁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包括中部梁体和位于所述中部梁体两端且位于所述中部梁体之上的左端梁、右端梁,所述中部梁体、所述左端梁以及所述右端梁为板梁结构;所述发动机设置有发动机左连接部和发动机右连接部,所述发动机左连接部连接在所述中部梁体和所述左端梁的相接位置,所述发动机右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中部梁体和所述右端梁的相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地板、前围板,所述前地板和所述前围板均与所述左前大梁、右前大梁的后段连接,所述左前大梁和所述右前大梁为型材结构,所述前地板和所述前围板为钣金冲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后侧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发电机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发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对接并配合螺栓固定。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