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3502发布日期:2023-06-29 17: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板钢模具运输,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1、印花地板的成品表面花纹是人工设计的,在钢板上组成一个自然的花纹图案进行扫描制成模具,再印制到木地板上,地板钢模具再喷墨烘干后需要进行曝光处理。

2、现有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采用常规运输车,缺少钢模具防滑结构,容易发生侧翻事故,移动可靠性低下,且缺少钢模具防护结构,容易在移动过程中对钢模具造成损伤,现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采用常规运输车,缺少钢模具防滑结构,容易发生侧翻事故,移动可靠性低下,且缺少钢模具防护结构,容易在移动过程中对钢模具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包括:

4、底座,所述底座靠近四角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底座靠近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桩,两个所述支撑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v型支撑板,所述v型支撑板的两侧倾斜段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5、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v型支撑板水平段上端的两个矩形桩,两个所述矩形桩的上端均设有圆形槽,两个所述圆形槽的底部上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缓冲器,两个所述液压缓冲器的上端均设有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垫板。

6、优选地,所述v型支撑板的两侧倾斜段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垫板和缓冲垫均为橡胶制品。

7、优选地,所述圆形槽的环形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液压缓冲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限位块,所述圆形限位块插设于环形限位槽内且滑动相抵接触,所述支撑柱插设于圆形槽内并与圆形限位块的上端相抵接触,所述环形限位槽的顶面与矩形桩的上端呈连通设置。

8、优选地,所述圆形限位块靠近环形限位槽的一端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透气孔。

9、优选地,所述垫板的上端设有若干条状防滑凸起,若干所述条状防滑凸起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条状防滑凸起与垫板呈一体化成型设置。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将喷墨烘干后的模具钢板置于v型支撑板上,与橡胶制品的缓冲垫和垫板相抵接触,使得缓冲垫配合垫板上的若干条状防滑凸起对模具钢板进行限位防滑,避免移动过程中模具钢板发生侧翻,提高移动运输的可靠性。

13、2、通过圆形槽内的液压缓冲器配合支撑柱在圆形限位块和环形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下对垫板上的模具钢板提高缓冲防护,避免移动运输过程中对模具钢板造成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撑板(4)的两侧倾斜段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1),所述垫板(10)和缓冲垫(11)均为橡胶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7)的环形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槽(12),所述液压缓冲器(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限位块(13),所述圆形限位块(13)插设于环形限位槽(12)内且滑动相抵接触,所述支撑柱(9)插设于圆形槽(7)内并与圆形限位块(13)的上端相抵接触,所述环形限位槽(12)的顶面与矩形桩(6)的上端呈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限位块(13)靠近环形限位槽(12)的一端设有上下连通设置的透气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0)的上端设有若干条状防滑凸起(15),若干所述条状防滑凸起(15)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防滑凸起(15)与垫板(10)呈一体化成型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地板钢模具运输小车,包括:底座,底座靠近四角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底座靠近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桩,两个支撑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V型支撑板,V型支撑板的两侧倾斜段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本技术通过将喷墨烘干后的模具钢板置于V型支撑板上,与橡胶制品的缓冲垫和垫板相抵接触,使得缓冲垫配合垫板上的若干条状防滑凸起对模具钢板进行限位防滑,避免移动过程中模具钢板发生侧翻,提高移动运输的可靠性,通过圆形槽内的液压缓冲器配合支撑柱在圆形限位块和环形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下对垫板上的模具钢板提高缓冲防护,避免移动运输过程中对模具钢板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宋瑞峰,朱晓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派克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