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2229发布日期:2023-09-09 14:4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动车包括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前车轮和把手的前部部分;具有车座、在车座下方的外壳本体以及至少后车轮的后部部分;连接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的踏板状中间部分;具有变速器单元的电动驱动单元;以及驱动装置的电力供应单元。

2、现有一篇授权公告号为cn11151163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动驱动摩托车,包括:

3、前部部分,所述前部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前车轮和把手;

4、后部部分,所述后部部分包括车座、布置在所述车座下方的外壳本体以及布置在所述外壳本体下方的后车轮;

5、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延伸成作为所述前部部分与所述后部部分之间的连接件;

6、电动驱动单元,所述电动驱动单元连接至所述后车轮;以及混合动力供应单元,所述混合动力供应单元供应所述电动驱动单元,所述混合动力供应单元包括至少电池单元和内燃发动机,所述内燃发动机对适于供应所述电池单元和/或所述电动驱动单元的电动发电机进行致动,

7、其中,所述外壳本体限定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易于至少接纳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内燃发动机,使得相关的电动发电机在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内燃发动机之间与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内燃发动机并排安置,

8、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从所述外壳本体的一个侧部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部,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内燃发动机以及所述相关的电动发电机被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根据横向于所述摩托车的前后方向的方向并排安置。

9、中间部分连接在前防护罩与外壳本体之间,中间部分具有尤其是基本上平坦的搁置基部或踏板,驾驶员将其双脚搁置在该搁置基部或踏板上。

10、但是现有的车辆,其在骑行过程中,特别是车速较快且转弯时,因风阻较大,使得车辆稳定性不好,容易造成侧翻,不够安全,严重时还会影响骑行者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其增加了侧翼,设置在前防护罩的侧边,并与防护罩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风穿过的过风通道,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阻力小,平衡性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罩体,还包括有两侧翼,两侧翼分别安装在罩体的两侧边,且侧翼与罩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风穿过的过风通道。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防护罩的侧边增加侧翼,骑行过程中风吹过时,侧翼将风分散,使其从过风通道以及侧翼外侧吹过,使得车辆骑行过程中,特别是车辆车速快且处于转弯时,风阻小,从而使得车辆平衡性好,更好的实现转弯,且稳定性好,有效防止侧翻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侧翼包括一体设置的上侧板以及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倾斜设置在下侧板上,且向罩体方向倾斜。

5、具体的,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20°-170°。

6、优选的,所述夹角角度为150°。

7、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一体设置使得侧翼结构更加牢固,夹角角度不管是过小或者过大,均很难起到将风分散的效果,车辆平衡差,并且侧翼不好安装,也不够美观。

8、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两侧翼均与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侧翼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块以及定位柱,所述罩体上对应设有定位槽以及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定位块卡设在定位槽内,定位柱插入定位腔内,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定位柱连接。

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使得侧翼与罩体之间结构牢固,并且紧固件从设置在安装腔底部的安装孔内安装,从罩体内侧壁伸入,使得紧固件不外露,整体更加美观。

10、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各侧翼上均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的罩体上对应各定位柱位置设有供定位柱插入的定位腔,定位柱与定位腔配合实现侧翼的安装。

11、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得侧翼跟罩体之间结构更加牢固,各定位柱沿侧翼的竖直方向依次设置,将侧翼固定在罩体上。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侧翼,两侧翼分别安装在罩体的两侧边,且两侧翼与罩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风穿过的过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翼均包括一体设置的上侧板以及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倾斜设置在下侧板上,且向罩体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20°-1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角度为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翼均与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侧翼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块以及定位柱,所述罩体上对应设有定位槽以及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定位块卡设在定位槽内,定位柱插入定位腔内,紧固件穿过安装孔与定位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翼上均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的罩体上对应各定位柱位置设有供定位柱插入的定位腔,各定位柱与定位腔配合实现侧翼的安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侧翼,两侧翼分别安装在罩体的两侧边,且两侧翼与罩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风穿过的过风通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上的前防护罩结构,其增加了侧翼,设置在前防护罩的侧边,并与防护罩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供风穿过的过风通道,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阻力小,平衡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冠铭,徐斌,陶小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英捷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