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舱加强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1187发布日期:2023-08-18 15:4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舱加强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舱加强构造。


背景技术:

1、前车体作为汽车动力总成、前悬架、线束、管路、空调等的安装载体,前车体结构设计与整车安全、乘员舱的密封性、隔缘震动、噪声等性能密切相关,而汽车前舱作为前车体的重要骨架部分,对整体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2、现有汽车前舱两侧布置有前轮罩,为汽车前悬架安装提供安装点,并分割前舱与前轮区域,传统设计中,前轮罩只有单层钣金构成,且并未在前舱两侧布置加强结构,导致前轮罩区域局部刚度较弱,不利于整车动态性能的提升,同时悬架系统传递到车身的载荷无法有效分散,造成应力主要集中在前轮罩区域。

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汽车前舱加强构造,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通过形成的“c”字型加强结构以及环状闭合结构,大幅度提升局部扭转刚度、模态以及前轮罩区域的刚度和强度,加强了前轮罩区域与车体的联系,有利于悬架施加的载荷向车身的传递,同时悬架安装区域刚、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优化了车辆动态性能。

2、一种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包括与纵梁总成连接安装的纵梁加强板、与纵梁加强板连接设置的加强底板以及配合加强底板连接设置的前舱加强臂;所述前舱加强臂上段配合前舱侧封板连接安装,所述前舱侧封板端部搭接安装于侧围上,所述前舱加强臂、前舱侧封板以及侧围三者连接后形成“c”字型加强结构。

3、进一步,所述纵梁加强板贴合安装于纵梁总成上,所述纵梁加强板向外延伸并形成加强支臂,所述加强底板贴合安装于加强支臂上并对前舱加强臂形成定位支撑。

4、进一步,所述前舱加强臂整体弯折呈“z”字型结构,所述前舱加强臂下端配合加强底板固定安装,前舱加强臂上端弯折搭接安装于水箱上横梁。

5、进一步,所述前舱加强臂沿宽度方向截面整体呈“几”字型结构,所述前舱加强臂两侧弯折加工形成有配合安装的加强臂翻边。

6、进一步,还包括配合前舱立柱定位安装的前舱前封板,所述前舱前封板下侧固定安装于加强底板,所述前舱侧封板外侧配合前舱加强臂固定安装。

7、进一步,所述水箱上横梁、前舱加强臂、加强底板以及前舱立柱形成闭合区域。

8、进一步,所述前舱侧封板左侧形成有配合前舱加强臂的左贴合部,所述前舱侧封板右侧弯折形成贴合侧围安装的右贴合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通过形成的“c”字型加强结构以及环状闭合结构,大幅度提升局部扭转刚度、模态以及前轮罩区域的刚度和强度,加强了前轮罩区域与车体的联系,有利于悬架施加的载荷向车身的传递,同时悬架安装区域刚、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优化了车辆动态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纵梁总成连接安装的纵梁加强板、与纵梁加强板连接设置的加强底板以及配合加强底板连接设置的前舱加强臂;所述前舱加强臂上段配合前舱侧封板连接安装,所述前舱侧封板端部搭接安装于侧围上,所述前舱加强臂、前舱侧封板以及侧围三者连接后形成“c”字型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板贴合安装于纵梁总成上,所述纵梁加强板向外延伸并形成加强支臂,所述加强底板贴合安装于加强支臂上并对前舱加强臂形成定位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加强臂整体弯折呈“z”字型结构,所述前舱加强臂下端配合加强底板固定安装,前舱加强臂上端弯折搭接安装于水箱上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加强臂沿宽度方向截面整体呈“几”字型结构,所述前舱加强臂两侧弯折加工形成有配合安装的加强臂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合前舱立柱定位安装的前舱前封板,所述前舱前封板下侧固定安装于加强底板,所述前舱侧封板外侧配合前舱加强臂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横梁、前舱加强臂、加强底板以及前舱立柱形成闭合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侧封板左侧形成有配合前舱加强臂的左贴合部,所述前舱侧封板右侧弯折形成贴合侧围安装的右贴合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舱加强构造,包括与纵梁总成连接安装的纵梁加强板、与纵梁加强板连接设置的加强底板以及配合加强底板连接设置的前舱加强臂;所述前舱加强臂上段配合前舱侧封板连接安装,所述前舱侧封板端部搭接安装于侧围上,所述前舱加强臂、前舱侧封板以及侧围三者连接后形成“C”字型加强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汽车前舱加强构造,通过形成的“C”字型加强结构以及环状闭合结构,大幅度提升局部扭转刚度、模态以及前轮罩区域的刚度和强度,加强了前轮罩区域与车体的联系,有利于悬架施加的载荷向车身的传递,同时悬架安装区域刚、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优化了车辆动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彭启明,张明星,狄武飞,敖志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瑞驰汽车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