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及可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5298发布日期:2023-12-14 10:2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及可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及可折叠箱,属于箱包及配件。


背景技术:

1、折叠车被广泛用于运送杂货。现有折叠车通常都有一个把手和四个轮子,外加折叠车体和用于盛装物品的盛放箱。该车还可以是多功能的,可以当作户外露营车,运载物品到露营的地方;也可以当折叠母婴车使用,用于婴儿躺卧休息及运送母婴用品。作为折叠车,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存放,不会占据很大的空间,使用时可以承载够大。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折叠存放,更好的实现折叠功能,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的折叠车,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调整盛放箱舱体的大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2、公开号cn115817602a,公开日2023年03月31日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箱式户外露营车,包括车架以及折叠机构,所述折叠结构由外折叠单元和内折叠单元组成,外折叠单元包括第一、第二外折叠子单元,第一、二外折叠子单元间设有折叠联动组件,内折叠单元对应设有与外折叠单元适配的第一内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内折叠子单元,第一内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内折叠子单元均包括驱动件、内折臂a以及内折臂b,内折臂a以及内折臂b对称设于驱动件的两侧且转动连接,内折臂a以及内折臂b能相向折叠,内折叠b与折叠联动组件转动连接,第一内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内折叠子单元能够对应的配合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折叠或打开;还包括锁止结构。该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车架形状简单,可靠性高,可以根据需要呈全舱、半舱和全折叠三种状态。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折叠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第一、二内折叠子单元的设置,其作为折叠母婴车使用时,舒适性较差,需要改进。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优化、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舱体为全舱、半舱或全收拢的状态,且尤其适用当折叠母婴车使用的可收纳箱式折叠结构以及含有该结构的箱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折叠车折叠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该折叠结构的设计新颖,结构优化、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舱体为全舱、半舱或全收拢的状态,各个状态下结构稳定,且其第一、二内折叠机构进行了优化,采用底部翻转的结构,用于作为母婴车使用时,舒适性好,使用起来安全性好。

2、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由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外折叠单元和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内折叠单元组成,所述外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所述内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能够独立的沿长度方向折叠或打开;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之间,且均能够相对于底面翻转。

3、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的结合部设有支撑立杆,支撑立杆底端设有转动座,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与转动座转动连接,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分设于支撑立杆两侧,第一外折叠子单元、第二外折叠子单元均包括外折叠件a和外折叠件b,外折叠件b与支撑立杆固定且能往内侧折叠,外折叠件a设于外折叠件b的侧面,能相对于外折叠件b向外侧折叠。

4、优选的,所述转动座设有两组转轴孔,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分别设有适配的转轴,通过转轴与转轴孔的配合,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与转动座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外折叠件b与支撑立杆铰接固定;所述外折叠件b与外折叠件a铰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杆两端分别设有立杆铰接部,外折叠件a和外折叠件b均包括端部铰接部和顶部铰接部,外折叠件b通过端部铰接部与立杆铰接部铰接;外折叠件a和外折叠件b之间通过顶部铰接部铰接。

7、优选的,所述外折叠件b能够往内侧折叠90°;所述外折叠件a能够向外侧折叠90°。

8、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杆设有限位件,以限定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相对于底面翻转的最大角度为90°。

9、优选的,所述外折叠件a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设有适配的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一、二固定件的配合,限定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相对底面翻转的角度至0°并固定第一、二内折叠底板。

10、优选的,所述外折叠件a的下端部沿宽度方向设有固定杆,固定杆构成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为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端部设置的与固定杆适配的弧形卡件,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翻转至底面时,通过弧形卡件与固定杆的配合限位及固定;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向上翻转折叠时,弧形卡件与固定杆能脱开解除限位及固定。

11、可折叠箱,包括箱体壳和可折叠车架,箱体壳固定于可折叠车架的两端,可折叠车架设有至少两组从动轮和一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为万向轮,所述可折叠车架为前面所述的任意一种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折叠结构的设计新颖,结构优化、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舱体为全舱、半舱或全收拢的状态,各个状态下结构稳定,且其第一、二内折叠机构进行了优化,采用底部翻转的结构,用于作为母婴车使用时,舒适性好,使用起来安全性好。



技术特征:

1.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包括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由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外折叠单元和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内折叠单元组成,所述外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所述内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能够独立的沿长度方向折叠或打开;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之间,且均能够相对于底面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的结合部设有支撑立杆,支撑立杆底端设有转动座,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与转动座转动连接,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分设于支撑立杆两侧,第一外折叠子单元、第二外折叠子单元均包括外折叠件a和外折叠件b,外折叠件b与支撑立杆固定且能往内侧折叠,外折叠件a设于外折叠件b的侧面,能相对于外折叠件b向外侧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设有两组转轴孔,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分别设有适配的转轴,通过转轴与转轴孔的配合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叠件b与支撑立杆铰接固定;所述外折叠件b与外折叠件a铰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两端分别设有立杆铰接部,外折叠件a和外折叠件b均包括端部铰接部和顶部铰接部,外折叠件b通过端部铰接部与立杆铰接部铰接;外折叠件a和外折叠件b之间通过顶部铰接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叠件b能够往内侧折叠90°;所述外折叠件a能够向外侧折叠9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设有限位件,以限定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相对于底面翻转的最大角度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叠件a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设有适配的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一、二固定件的配合,限定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相对底面翻转的角度至0°并固定第一、二内折叠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叠件a的下端部沿宽度方向设有固定杆,固定杆构成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为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端部设置的与固定杆适配的弧形卡件,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翻转至底面时,通过弧形卡件与固定杆的配合限位及固定;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向上翻转折叠时,弧形卡件与固定杆能脱开解除限位及固定。

10.可折叠箱,包括箱体壳和可折叠车架,箱体壳固定于可折叠车架的两端,可折叠车架设有至少两组从动轮和一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为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车架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可收纳的箱式折叠结构及可折叠箱,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由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外折叠单元和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内折叠单元组成,所述外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所述内折叠单元包括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能够独立的沿长度方向折叠或打开;第一内折叠底板和第二内折叠底板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外折叠子单元和第二外折叠子单元之间,且均能够相对于底面翻转。该折叠结构的设计新颖,结构优化、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舱体为全舱、半舱或全收拢的状态,各个状态下结构稳定,且其第一、二内折叠机构进行了优化,采用底部翻转的结构,用于作为母婴车使用时,舒适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方舟,张恩维,梁倩,苏崇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森林迈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