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7878发布日期:2023-09-02 14:0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1、摩托车后摇架结构的主要作用在于连接后减震器、车架上的后摇臂以及后平叉,改善摩托车减震系统应对路面激励的适应性,能有效提升车辆在各个工况的舒适性。

2、现有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分别用于连接后减震器、后摇臂以及后平叉,现有结构中,连接孔内通常设有普通金属衬套或者轴承;采用普通金属衬套的后摇架结构,维护过程繁琐,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因为润滑不良造成后摇架转动卡滞,后摇架和衬套异常磨损,严重影响后摇架结构的可靠性,劣化车辆的乘骑舒适性;采用轴承的后摇架结构,使用成本高,不利于整车的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普通金属衬套,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

2、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包括后摇架本体,所述后摇架本体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任一所述连接孔内设有一自润滑衬套,所述自润滑衬套与所述连接孔间隙配合。

4、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后摇架结构连接孔内的普通金属衬套替换为自润滑衬套,自润滑衬套与连接孔间隙配合,保证其可以在连接孔内自由转动,且由于自润滑衬套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的特点,不需要额外添加润滑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普通金属衬套,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自润滑衬套,其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工作可靠,不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简单。

5、进一步的,所述自润滑衬套为du衬套,du衬套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自润滑衬套,其结构简单,且具有出色的低摩擦和耐磨性能。

6、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自润滑衬套的两端端面均分别高出对应的连接孔的两端端面,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即使自润滑衬套有轻微轴向运动依然可以与整个连接孔内壁相配合。

7、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自润滑衬套两端的外侧面与对应连接孔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防止自润滑衬套和后摇架本体之间有灰尘、泥沙等杂质进入。

8、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连接孔的两端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环槽,所述密封圈嵌装在所述环槽中,将环槽设置在连接孔的两端,方便密封圈的安装,同时密封圈设置在两端,防止杂质进入的效果更好。

9、进一步的,所述后摇架本体为铝合金材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利于摩托车轻量化。

10、为实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摩托车后摇架结构。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自润滑衬套,其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工作可靠,不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简单;进而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成本;摩托车具有与前述摩托车后摇架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包括后摇架本体(1),所述后摇架本体(1)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2),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连接孔(2)内设有一自润滑衬套(3),所述自润滑衬套(3)与所述连接孔(2)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衬套(3)为du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自润滑衬套(3)的两端端面均分别高出对应的连接孔(2)的两端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自润滑衬套(3)两端的外侧面与对应连接孔(2)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连接孔(2)的两端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连接孔(2)连通的环槽(5),所述密封圈(4)嵌装在所述环槽(5)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架本体(1)为铝合金材质。

7.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包括后摇架本体,所述后摇架本体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任一所述连接孔内设有一自润滑衬套,所述自润滑衬套与所述连接孔间隙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普通金属衬套,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自润滑衬套,其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工作可靠,不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简单;摩托车具有上述后摇架结构,并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熊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