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2056发布日期:2023-11-22 14:1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平衡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1、自平衡电动车(self-balancing vehicle),简称平衡车,其平衡原理和直行控制(包括前进和后退)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车车轮轴与支撑骨架(或称车架)的连接通常是通过两个夹块夹住车轮轴,并利用夹块与支撑骨架部件固定,以实现车轮轴与支撑骨架的安装固定。然而,此固定方式部件较多,组装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与车轮轴安装固定效率高的平衡车。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平衡车,包括支撑骨架、车轮轴,支撑骨架通过连接部与车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轴上设有限位平台,所述连接部为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车轮轴孔和限位孔,所述车轮轴孔为贯穿孔,所述限位孔设于底壁,并贯穿至车轮轴孔内部,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限位螺栓通过限位孔抵住车轮轴上的限位平台,限定车轮轴在车轮轴孔内的转动。

3、可选的,所述车轮轴上至少位于车轮轴孔的部分设有外螺纹,车轮轴孔内部设有内螺纹,通过车轮轴和车轮轴孔的配合,结合限位螺栓与限位平台的配合,固定车轮轴。

4、可选的,所述车轮轴外端部设有外螺纹,还包括与车轮轴外端部相配合的固定螺母。

5、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多面体形状。

6、可选的,所述车轮轴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状结构。

7、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与脚踏部通过焊接固定。

8、可选的,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螺栓均为两个,且沿车轮轴轴线方向分布设置。

9、可选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支撑部、与支撑部直接或间接固定的坐杆部、与车轮轴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的脚踏部,所述脚踏部位于车轮的内侧。

10、本申请通过在所述车轮轴上设有限位平台,所述连接部为固定件,通过固定件的结构设计,并结合限位孔和限位螺栓,即可实现车轮轴的固定。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组装时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衡车,包括支撑骨架、车轮轴,支撑骨架通过连接部与车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轴上设有限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车轮轴孔和限位孔,所述车轮轴孔为贯穿孔,所述限位孔设于底壁,并贯穿至车轮轴孔内部,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限位螺栓通过限位孔抵住车轮轴上的限位平台,限定车轮轴在车轮轴孔内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上至少位于车轮轴孔的部分设有外螺纹,车轮轴孔内部设有内螺纹,通过车轮轴和车轮轴孔的配合,结合限位螺栓与限位平台的配合,固定车轮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外端部设有外螺纹,还包括与车轮轴外端部相配合的固定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多面体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脚踏部通过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螺栓均为两个,且沿车轮轴轴线方向分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支撑部、与支撑部直接或间接固定的坐杆部、与车轮轴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的脚踏部,所述脚踏部位于车轮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平衡车,包括支撑骨架、车轮轴,支撑骨架通过连接部与车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轴上设有限位平台,所述连接部为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车轮轴孔和限位孔,所述车轮轴孔为贯穿孔,所述限位孔设于底壁,并贯穿至车轮轴孔内部,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限位螺栓通过限位孔抵住车轮轴上的限位平台,限定车轮轴在车轮轴孔内的转动。本申请通过在所述车轮轴上设有限位平台,所述连接部为固定件,通过固定件的结构设计,并结合限位孔和限位螺栓,即可实现车轮轴的固定。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组装时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亿军,胡新涛,颜俊,傅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骑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