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坐垫一般设置为一体结构,用于为驾驶者提供支撑,从而在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提高摩托车的驾驶舒适性。
2、但是在天气炎热等情况下,当驾驶者长时间驾驶摩托车时,或当摩托车坐垫受阳光暴晒导致温度较高时,驾驶者和坐垫接触的位置较为闷热,散热性和通风性较差,不利于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从而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鞍座组件的通风效果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连接至车架的前轮和后轮;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传动连接至行走组件;鞍座组件,鞍座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鞍座组件包括坐垫底板和坐垫本体,坐垫本体至少部分设置在坐垫底板上,坐垫底板的下侧设置有进风机构,进风机构上设置有导风面和开口朝前的第一进风口,坐垫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连通,流入第一进风口的空气沿导风面输送至第一出风口。
4、进一步地,在一个垂直于摩托车前后方向的投影平面上,第一进风口沿前后方向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设置为第一投影面,进风机构沿前后方向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设置为第二投影面,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42且小于等于0.78。
5、进一步地,进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进风机构和至少一个设置于第一进风机构后侧的第二进风机构,第一进风机构在摩托车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进风机构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
6、进一步地,鞍座组件还包括通风盖罩,通风盖罩至少部分设置在坐垫底板和坐垫本体之间。
7、进一步地,通风盖罩和坐垫底板连接并形成有通风腔体,第一进风口和通风腔体连通,通风盖罩上设置有与通风腔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还和第一出风口连通。
8、进一步地,在一个垂直于摩托车上下方向上的水平面上,第一出风口沿上下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三投影面,第二出风口沿上下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四投影面,第四投影面的面积和第三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1。
9、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坐垫本体的后部,第二出风口设置在通风盖罩的前部。
10、进一步地,通风盖罩的前侧和坐垫底板的前侧围绕形成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连通通风腔体。
11、进一步地,鞍座组件还包括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通风盖罩和坐垫本体之间,过滤机构覆盖设置于第二出风口上。
12、进一步地,坐垫底板位于进风机构后侧的部分向上延伸并形成有挡风凸起,挡风凸起将通风腔体分割成前腔体和位于前腔体后侧的后腔体,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均连通前腔体。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可以在驾驶者驾驶摩托车时,通过进风机构将空气从坐垫本体输送至驾驶者和鞍座组件接触的部位,从而提高鞍座组件的通风效果,进而提高摩托车的舒适性。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前后方向的投影平面上,所述第一进风口沿所述前后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设置为第一投影面,所述进风机构沿所述前后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投影设置为第二投影面,所述第一投影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42且小于等于0.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进风机构和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机构后侧的第二进风机构,所述第一进风机构在所述摩托车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进风机构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还包括通风盖罩,所述通风盖罩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坐垫底板和所述坐垫本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盖罩和所述坐垫底板连接并形成有通风腔体,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通风腔体连通,所述通风盖罩上设置有与所述通风腔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还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上下方向上的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上下方向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三投影面,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上下方向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四投影面,所述第四投影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三投影面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的后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通风盖罩的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盖罩的前侧和所述坐垫底板的前侧围绕形成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通风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还包括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通风盖罩和所述坐垫本体之间,所述过滤机构覆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底板位于所述进风机构后侧的部分向上延伸并形成有挡风凸起,所述挡风凸起将所述通风腔体分割成前腔体和位于所述前腔体后侧的后腔体,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连通所述前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