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门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8108发布日期:2023-12-21 10:3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门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门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门运输车。


背景技术:

1、防放射防护门广泛应用在医院放射科室、具有放射物的实验科室或加工厂房内,常见的放射防护门多包括钢板和内置的铅板,以维持防护效果。

2、由于防护门的重量相较于一般门较大,在进行检测、安装时,搬运防护门的难度较大,以往采用人工抬运的方式,耗用人工较多,且容易出现工伤事故,尤其是在将防护门立起时,在出现配合失误时防护门容易倾倒。

3、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202221807129.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护门拼装移动轨道小车,其通过设置四个支撑轮在轨道行走,便于将门扇定位、微调、移动。该种移动小车在使用时,仅能实现防护门在轨道的平移,难以适用于运输防护门不同工况需求。

4、因此,急需对现有的防护门运输小车,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门运输车,通过优化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便于运输、翻转防护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门运输车,用于运输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具有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能够支撑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可升降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托起部、带动所述托起部升降的驱动部;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包括能够支撑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第二行走轮;所述托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段。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承托所述防护门的承托槽。

4、进一步的,所述托起部包括承托所述防护门的托起槽。

5、进一步的,所述托起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铰接。

6、进一步的,驱动部包括与所述托起槽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且所述把手能够在收纳状态和牵拉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把手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第二行走轮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侧边缘的内侧,所述把手处于牵拉状态时,所述把手背离所述托起部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架设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供所述把手穿过的锁止槽,所述锁止槽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锁止槽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把手处于牵拉状态时,所述把手穿过所述锁止槽,所述限位部止动所述把手转动;所述锁止槽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把手能够竖向转动穿过所述锁止槽。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锁止槽的一端开放,以使得所述把手穿过所述锁止槽。

9、进一步的,所述把手设有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相连的第二磁吸部,以使得所述把手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磁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

10、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两个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托起部铰接,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防护门的放置空间,两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托起槽的端部通过横杆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端部,所述连接筋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端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便于运输、翻转防护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门运输车,用于运输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具有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承托所述防护门的承托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部包括承托所述防护门的托起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包括与所述托起槽连接的把手,所述把手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且所述把手能够在收纳状态和牵拉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设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供所述把手穿过的锁止槽,所述锁止槽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锁止槽的一端开放,以使得所述把手穿过所述锁止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有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部相连的第二磁吸部,以使得所述把手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磁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两个连接杆,两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托起部铰接,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防护门的放置空间,两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托起槽的端部通过横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门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端部,所述连接筋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端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门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门运输车,用于运输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具有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有能够支撑第一侧边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第一行走轮,第一支撑部还包括可升降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托起部、带动托起部升降的驱动部;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包括能够支撑第二侧边的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第二行走轮;托起部设置于第一支撑架背离第二支撑部的一段。本技术通过优化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便于运输、翻转防护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利,刘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诺备尔环境工程(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