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双层卧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4531发布日期:2023-09-24 00:2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车载双层卧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双层卧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上市的商用汽车和货车种类,大部分车型的驾驶舱内开始配置双层卧铺,卧铺通常是布置在驾驶舱的后排,即驾驶座椅的后面。当前双层卧铺基本上是采用底层固定、上层低自由度旋转,或者上下两层都固定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使驾驶舱内部空间布局单一,且由于卧铺本身占用空间较大,因此对驾驶舱内的空间限制很大,尤其是在不使用状态下不仅影响后排空间的合理利用,还会造成驾驶舱内的空间压抑感,从而影响驾乘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双层卧铺及车辆,旨在降低双层卧铺对驾驶舱内的空间限制和占用,提高驾驶舱内的空间布局灵活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双层卧铺,包括转动连接于驾驶舱内的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上铺本体位于下铺本体的上方,上铺本体与下铺本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其中,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在连杆的带动下具有同步翻转至水平以形成双层卧铺的展开状态,还具有同步翻转抵靠在驾驶舱后侧的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时,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的至少其一与驾驶舱连接固定。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铺本体在展开状态下的底面设有座椅结构,且在展开状态时,座椅结构与驾驶舱的后侧抵接以支撑固定下铺本体,在收纳状态时,座椅结构随下铺本体翻转为椅面朝上的乘坐状态。

4、一些实施例中,座椅结构包括沿驾驶舱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座椅本体,以及与各个座椅本体对应设置的背垫;其中,座椅本体与其椅面相对的底面形成支撑面,在展开状态时,支撑面与驾驶舱的后侧抵接。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双层卧铺还包括收纳柜,收纳柜固定连接于驾驶舱的后侧;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的同一侧分别与收纳柜转动连接;在收纳状态时,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均嵌入收纳柜内并抵靠在收纳柜的内壁上。

6、一些实施例中,收纳柜的内壁顶部设有挂钩,上铺本体上设有在收纳状态下与挂钩连接的挂接部。

7、举例说明,挂接部包括凹槽和承力杆;其中,凹槽开设于上铺本体在收纳状态下的上边缘,承力杆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槽壁固定连接;在收纳状态时,挂钩伸入凹槽内并与承力杆挂接。

8、示例性的,收纳柜的内壁顶部沿驾驶舱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挂钩,上铺本体设有多个分别与各个挂钩一一对应的挂接部。

9、一些实施例中,连杆、上铺本体的边缘、下铺本体的边缘及收纳柜共同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且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的两侧均设有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10、示例性的,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在展开状态下的顶面上均设有铺垫。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双层卧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载双层卧铺,驾乘人员需要躺卧休息时可将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翻转至展开状态,从而形成双层卧铺,在不使用时还能够翻转抵靠在驾驶舱后侧进行收纳,从而避让出驾驶舱的后排空间,不仅能够实现上铺本体和下铺本体的收纳隐藏,提高驾驶舱内空间布局的灵活性和空间利用率,还有利于缓解驾驶舱内的空间压抑感,从而提升驾乘体验。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载双层卧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车载双层卧铺,不仅能够实现上铺本体和下铺本体的收纳隐藏,提高驾驶舱内空间布局的灵活性和空间利用率,还有利于缓解驾驶舱内的空间压抑感,从而提升驾乘体验。



技术特征:

1.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铺本体(10)在所述展开状态下的底面设有座椅结构(11),且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座椅结构(11)与所述驾驶舱(50)的后侧抵接以支撑固定所述下铺本体(10),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座椅结构(11)随所述下铺本体(10)翻转为椅面朝上的乘坐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11)包括沿所述驾驶舱(5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座椅本体(111),以及与各个所述座椅本体(111)对应设置的背垫(112);其中,所述座椅本体(111)与其椅面相对的底面形成支撑面,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面与所述驾驶舱(50)的后侧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双层卧铺还包括收纳柜(40),所述收纳柜(40)固定连接于所述驾驶舱(50)的后侧;所述下铺本体(10)和所述上铺本体(20)的同一侧分别与所述收纳柜(40)转动连接;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下铺本体(10)和所述上铺本体(20)均嵌入所述收纳柜(40)内并抵靠在所述收纳柜(40)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柜(40)的内壁顶部设有挂钩(41),所述上铺本体(20)上设有在所述收纳状态下与所述挂钩(41)连接的挂接部(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部(21)包括凹槽(211)和承力杆(212);其中,所述凹槽(211)开设于所述上铺本体(20)在所述收纳状态下的上边缘,所述承力杆(2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211)的两侧槽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挂钩(41)伸入所述凹槽(211)内并与所述承力杆(212)挂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柜(40)的内壁顶部沿所述驾驶舱(5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所述挂钩(41),所述上铺本体(20)设有多个分别与各个所述挂钩(41)一一对应的所述挂接部(21)。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0)、所述上铺本体(20)的边缘、所述下铺本体(10)的边缘及所述收纳柜(40)共同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且所述下铺本体(10)和所述上铺本体(20)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铺本体(10)和所述上铺本体(20)在所述展开状态下的顶面上均设有铺垫(100)。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双层卧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双层卧铺及车辆,包括转动连接于驾驶舱内的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上铺本体位于下铺本体的上方,上铺本体与下铺本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其中,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在连杆的带动下具有同步翻转至水平以形成双层卧铺的展开状态,还具有同步翻转抵靠在驾驶舱后侧的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时,下铺本体和上铺本体的至少其一与驾驶室连接固定。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双层卧铺及车辆,上铺本体和下铺本体能够同步翻转形成为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不仅能够满足收纳隐藏需求,提高驾驶舱内空间布局的灵活性和空间利用率,还有利于缓解驾驶舱内的空间压抑感,从而提升驾乘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齐慧,闫帅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