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8429发布日期:2023-12-14 00:3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转向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转向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动助力转向器通常采用滚珠、丝杠传动,然而滚珠、丝杠的传动刚度低,承载能力以及抗冲击性能差,从而导致转向器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转向器,以提高转向器的抗冲击性能,并且便于转向器的拆装。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转向器,包括:驱动电机;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助力杆和滚柱,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助力杆外侧,所述滚柱设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助力杆之间且与所述助力杆平行,所述滚柱与所述套筒、所述助力杆均螺纹连接,以使所述套筒转动时通过所述滚柱驱动所述助力杆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内周壁具有第一螺纹部,所述滚柱的外周壁具有第二螺纹部,所述助力杆的外周壁具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三螺纹部均螺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柱的外周壁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套筒的内周壁具有第二限位部,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以在所述滚柱的轴向对所述滚柱限位。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台和凹槽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凸台装配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柱为多个,多个所述滚柱沿所述助力杆的周向排布。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器还包括:电控锁,所述电控锁具有锁杆,所述套筒具有锁孔,所述锁杆适于插入或拔出所述锁孔。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锁孔沿所述套筒的周向依次排布。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套筒之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助力杆的外侧。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器具有以下优势:

13、通过滚柱与助力杆传动配合,滚柱与助力杆之间的传动接触面积增加,以有效提高转向器的刚度以及承载能力,提高转向器的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套筒、滚柱、与助力杆为螺纹配合,便于三者的拆装,从而便于转向器的装配生产以及维护,同时本申请中的助力杆的导程不限于整数,并且助力杆的导程减小,无需设置电机减速机构,简化转向器的结构,有利于减小转向器的尺寸。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1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6、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器。

17、所述车辆与上述转向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的内周壁具有第一螺纹部(21),所述滚柱(40)的外周壁具有第二螺纹部(41),所述助力杆(30)的外周壁具有第三螺纹部(31),所述第二螺纹部(41)与所述第一螺纹部(21)、所述第三螺纹部(31)均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40)的外周壁具有第一限位部(42),所述套筒(20)的内周壁具有第二限位部(43),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42)和所述第二限位部(43)限位配合,以在所述滚柱(40)的轴向对所述滚柱(40)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2)为凸台和凹槽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43)为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凸台装配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40)为多个,多个所述滚柱(40)沿所述助力杆(30)的周向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锁(50),所述电控锁(50)具有锁杆(51),所述套筒(20)具有锁孔(22),所述锁杆(51)适于插入或拔出所述锁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22)为多个,多个所述锁孔(22)沿所述套筒(20)的周向依次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60),所述连接件(60)连接在所述转子(11)和所述套筒(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0)套设于所述助力杆(30)的外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器和车辆,转向器包括:驱动电机;套筒,套筒与驱动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助力杆和滚柱,套筒套设于助力杆外侧,滚柱设于套筒和助力杆之间且与助力杆平行,滚柱与套筒、助力杆均螺纹连接,以使套筒转动时通过滚柱驱动助力杆沿自身轴向方向移动。由此,通过滚柱与助力杆传动配合,滚柱与助力杆之间的传动接触面积增加,以有效提高转向器的刚度以及承载能力,从而提高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套筒、滚柱、与助力杆为螺纹配合,便于三者的拆装,从而便于转向器的装配生产以及维护,同时本申请中的助力杆的导程不限于整数,并且助力杆的导程减小,无需设置电机减速机构,有利于简化转向器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张涵,张义飞,梁翔,杨儒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智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