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口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2714发布日期:2023-12-13 22: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充电口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口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身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础,在行驶过程中,路面的冲击通过轮胎传递给底盘,然后底盘通过与车身连接处的衬套传递给车身,最终导致车内噪声及座椅和方向盘的振动。因此控制底盘与车身连接点的噪声传递是噪声控制的重要的手段。如果底盘安装点到车内人耳的传递函数过高,使得敏感度增加,影响车辆的nvh性能,也直接影响驾乘人员的驾驶感受和评价。在相关技术中,新能源车辆充电口支架结构的设计方法也普遍采用燃油车的钣金焊接方式进行设计,其对车身结构性能提升并无裨益,无法改善车辆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口支架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口支架结构,通过将安装支架与轮罩内侧板、连接梁和支撑柱同时连接,进一步增强了轮罩内侧板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轮罩区域的连接刚度得到提升,进而提升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提高了车辆的驾驶体验。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充电口支架结构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包括:轮罩内侧板和支撑柱,所述轮罩内侧板与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轮罩内侧板连接,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轮罩内侧板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安装充电装置。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口支架结构,通过在轮罩内侧板与支撑柱之间增设连接梁,在为安装支架提供安装点的同时增强了轮罩内侧板与支撑柱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将安装支架与轮罩内侧板、连接梁和支撑柱同时连接,进一步增强了轮罩内侧板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轮罩区域的连接刚度得到提升,进而提升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提高了车辆的驾驶体验。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适于避让所述充电装置的避让缺口;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造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环绕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周,多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与所述轮罩内侧板、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连接梁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柱本体,所述支撑柱本体与车辆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柱本体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避让缺口的边缘形成有朝向车辆外部折叠的翻边,所述连接部的边缘形成有朝向车辆外部折叠的翻边。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口支架结构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托架上形成有与所述安装支架正对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形成有充电开口,所述充电开口与所述避让缺口正对设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轮罩内侧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梁通过螺栓连接;或者,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轮罩内侧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梁分别焊接相连。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梁设置于所述轮罩内侧板上方,所述连接梁包括:连接纵梁,所述连接纵梁的一端与所述轮罩内侧板连接;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纵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纵梁和/或所述连接横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的连接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口支架结构还包括: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支撑柱本体和/或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连接梁间隔设置,所述侧围外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充电装置正对的充电通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构造为一体成型。

13、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因此该车辆上的安装支架将轮罩内侧板与支撑柱连接在一起,增强了该车辆在轮罩区域的连接结构强度,进而增强了该车辆的刚度与强度,使得该车辆的nvh性能得到改善,提升了用户的乘车体验。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的边缘形成有朝向车辆外部折叠的翻边,所述连接部的边缘形成有朝向车辆外部折叠的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轮罩内侧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梁通过螺栓连接;或者,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轮罩内侧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连接梁分别焊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设置于所述轮罩内侧板上方,所述连接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支撑柱本体和/或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连接梁间隔设置,所述侧围外板上形成有与所述充电装置正对的充电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构造为一体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口支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口支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充电口支架结构包括:轮罩内侧板、支撑柱、连接梁和安装支架。所述轮罩内侧板与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轮罩内侧板连接,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轮罩内侧板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安装支架适于安装充电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充电口支架结构,通过将安装支架与轮罩内侧板、连接梁和支撑柱同时连接,增强了轮罩内侧板与支撑柱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轮罩区域的连接刚度得到提升,进而提升了整车的强度和刚度,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提高了车辆的驾驶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叶培,李畅,徐寅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智能汽车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