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

文档序号:36343993发布日期:2023-12-13 23: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

本技术涉及履带式底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


背景技术: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其中丘陵山地地区的水果产业在我国水果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个水果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运输过程最为关键,而丘陵山地地区路面崎岖多变且坡度较大,现有履带式底盘很难完成水果的运输工作。

2、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技术的山地运输车中,通常会给履带式底盘加装减振机构和升降机构,减振机构的加装能够减少由于路面崎岖所带来的地面冲击对车体的影响;而升降机构的加装能够调整车体的离地高度,避免运输车在爬坡时,由于山地坡度较大,使得车体底部受到撞击。但是底盘结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当车体的高度因需增加时,履带式底盘的整体重心也随之升高,导致其行驶稳定性下降,特别是在爬坡过程中,路面的起伏很容易使得履带车发生侧翻事故,对车上的人和水果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通过设置可升降自适应悬挂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包括车体、电机和蓄电池,所述电机和蓄电池设于车体内,还包括左右履带机构和可升降自适应悬挂系统;所述车体内设有油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控制电机调速和正反转的无刷电机控制器,所述油管一端与油箱连接,另一端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管通过液压泵从油箱泵入油液,所述液压泵的运转由电机控制;所述左右履带机构包括履带、驱动轮、托带轮、负重轮和张紧轮;

4、所述可升降自适应悬挂系统由升降机构、减振机构和调整机构组成;

5、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架、支撑杆、伸缩杆、支撑架和连接片,所述安装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车体两侧,安装架两侧设有条形槽,所述支撑杆两端嵌合在条形槽中,使支撑杆的运动受条形槽限位,支撑杆的两个支臂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两侧的圆管轴上;所述伸缩杆与支撑杆的中部相互垂直且连接,伸缩杆一端的内侧活塞与所述油缸的缸璧间隙配合,油缸能推动伸缩杆作水平运动;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片与减振机构固定连接;

6、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弹簧、油压阻尼器、固定板和吊环;

7、调整机构,包括调整轴,齿条,齿轮和阻尼控制阀;所述齿条安装在伸缩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上,所述齿条与所述调整轴一端的齿轮啮合,调整轴另一端与减振机构的阻尼控制阀连接;

8、优选的,所述左右履带机构完全对称,所述负重轮处于下支履带,相邻的负重轮间距相等;驱动轮位于最左端负重轮的左上方,张紧轮位于最右端负重轮的右上方,所述托带轮处于上支履带,位于驱动轮和张紧轮之间;

9、优选的,减振机构中,所述减振弹簧与油压阻尼器同轴设置,减振弹簧包裹在油压阻尼器外部,减振机构上端的固定板和连接片通过螺丝固定相连,减振机构下端的吊环与负重轮的轮轴连接;

10、优选的,调整机构中,所述齿条通过螺丝固定在伸缩杆的圆孔上,所述调整轴与固定板螺纹连接,调整轴贯穿固定板和油压阻尼器后与阻尼控制阀连接,当调整轴通过固定板螺纹作用下移时,使阻尼控制阀随即下移,油压阻尼器阻尼变小。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油压阻尼器预留有供调整轴穿过的圆孔,且圆孔设于两者中心处;

12、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中的伸缩杆对称设置,两根伸缩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齿条设置在两根伸缩杆的不同侧面,使所述齿轮分别和两根齿条左右啮合,两根齿条在伸缩杆的带动下作相向运动;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液压泵为威猛cb-b齿轮泵;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ohr-pr1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无刷电机控制器为格瓦24v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为叮东24v蓄电池;

17、工作原理:

18、当本实用新型正常行驶时,电机启动,油管通过液压泵从车体内的油箱泵入油液,油液通过油管进入油缸中,推动伸缩杆的活塞往外运动,即伸缩杆朝安装架中心方向运动。伸缩杆的运动带动支撑杆在条形槽上水平运动,支撑杆的两端支臂绕圆管轴作相向运动,具体为:左侧支臂绕圆管轴作顺时针运动,右侧支臂绕圆管轴作逆时针运动。支撑架通过连接片与减振机构固定连接以作支撑,进而支臂能够撑起安装架,带动车体上升。反之,车体下降时,伸缩杆往内运动,支撑杆的两端支臂绕圆管轴作相背运动,具体为:左侧支臂绕圆管轴作逆时针运动,右侧支臂绕圆管轴作顺时针运动。安装架随即下降,车体得以下降。

19、当运输车经过颠簸路面时,地面冲击通过履带传递到负重轮,负重轮再通过车轴将冲击能量传递到弹性单元,压缩减振弹簧和油压阻尼器,油压阻尼器压缩时,阻尼器内部对油液产生阻尼作用,消耗了振动能量;之后减振弹簧复位变形,带动油压阻尼器复位,再次消耗振动能量。整个过程减振弹簧吸收冲击能量,油压阻尼器消耗冲击能量,两者配合提供减振功能。此外,当伸缩杆向外运动时,会带动齿条往机构中部移动,从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调整轴与减振机构的阻尼控制阀连接,齿轮的转动带动调整轴转动,调整轴在位于固定板螺纹的作用下移,使得阻尼控制阀下移,油压阻尼器内部的阻尼孔增大,阻尼变小,地面冲击使得弹性元件的往复减振运动的次数增多,因此地面颠簸造成的冲击更多地被减振机构所吸收消耗,更少的冲击能量作用到车体,减少了运输车的振动,提高了运输车在车体升高时坡地行驶的稳定性,更不容易发生侧翻。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液压传动方式,操作方便、传动平稳,油管通过液压泵从车体内的油箱泵入油液,推动油缸中的伸缩杆运动,从而带动支撑杆的支臂绕支撑架上的圆管轴转动,撑起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架,完成对车体的升降,解决了运输车在爬坡时,由于山地坡度较大,使得车体底部受到撞击的问题。其次,将减振弹簧和油压阻尼器同轴放置组成弹性元件,减振弹簧负责吸收冲击能量,油压阻尼器消耗冲击能量,两者配合提供减振功能,减少了路面崎岖所带来的地面冲击对车体的影响,提高了运输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此外,通过齿轮齿条结构的调整机构将底盘的升降机构和减振机构联系起来,车体的升降能够动态调整减振机构阻尼的大小,使用方便,不需要手动调整;地面冲击更多地被弹性单元的伸缩运动所吸收消耗,更少的冲击能量作用到车体,减少了运输车的振动,提高了运输车在车体升高时坡地行驶的稳定性,更不容易发生侧翻,保障了车上的人和物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包括车体、电机和蓄电池,所述电机和蓄电池设于车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履带机构和可升降自适应悬挂系统;所述车体内设有油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控制电机调速和正反转的无刷电机控制器,油管一端与油箱连接,另一端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管通过液压泵从油箱泵入油液,所述液压泵的运转由电机控制;所述左右履带机构包括履带、驱动轮、托带轮、负重轮和张紧轮;所述可升降自适应悬挂系统由升降机构、减振机构和调整机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履带机构完全对称,所述负重轮处于下支履带,相邻的负重轮间距相等;驱动轮位于最左端负重轮的左上方,张紧轮位于最右端负重轮的右上方,所述托带轮处于上支履带,位于驱动轮和张紧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减振机构中,所述减振弹簧与油压阻尼器同轴设置,减振弹簧包裹在油压阻尼器外部,减振机构上端的固定板和连接片通过螺丝固定相连,减振机构下端的吊环与负重轮的轮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调整机构中,所述齿条通过螺丝固定在伸缩杆的圆孔上,所述调整轴与固定板螺纹连接,调整轴贯穿固定板和油压阻尼器后与阻尼控制阀连接,当调整轴通过固定板螺纹作用下移时,使阻尼控制阀随即下移,油压阻尼器阻尼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油压阻尼器预留有供调整轴穿过的圆孔,且圆孔设于两者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中的伸缩杆对称设置,两根伸缩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齿条设置在两根伸缩杆的不同侧面,使所述齿轮分别和两根齿条左右啮合,两根齿条在伸缩杆的带动下作相向运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履带式底盘,包括车体、电机和蓄电池,电机和蓄电池设于车体内,还包括左右履带机构和可升降自适应悬挂系统;车体内设有油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无刷电机控制器,油管一端与油箱连接,另一端与油缸连接,油管通过液压泵从油箱泵入油液,液压泵的运转由电机控制;左右履带机构包括履带、驱动轮、托带轮、负重轮和张紧轮;可升降自适应悬挂系统由升降机构、减振机构和调整机构组成;本技术通过齿轮齿条结构的调整机构将底盘的升降机构和减振机构联系起来,车体的升降能够动态调整减振机构阻尼的大小,提高了运输车在车体升高时坡地行驶的稳定性,更不容易发生侧翻,保障了车上的人和物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阳林,郑俊滨,黄基金,赵元阳,姚婷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