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9028发布日期:2023-12-30 05:5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载机减震,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


背景技术:

1、装载机的驾驶室与车架之间通常采用柔性连接,以改善使用环境带来了驾驶室震荡,以及附加的较大噪音问题。

2、在这种柔性连接中,现有技术有多种可实现的方式:比如橡胶垫,弹簧等等,如cn213176589u等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悬置减震垫块,包括安装在驾驶室支承与车架纵梁之间的减震垫块本体,所述减震垫块本体由上衬板、垫块主体及下衬板构成,所述垫块主体为旋转体结构,固定于上、下衬板之间。所述垫块主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套管、橡胶连接体及外固定套管,三者经硫化后合成一体。又如cn212131187u一种防滚翻驾驶室减震器结构,在驾驶室地板和主机架之间通过设置的减震器和橡胶块来实现减震的目的。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采用橡胶的方式减震时,都是简单的橡胶垫形式,在减震时,减震效果是不足的。而且在较大压力的施压作用下,橡胶垫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如若不能很好地吸收和分解冲击力,则橡胶垫易破裂,最终导致驾驶室的减震失效。

3、为此专利cn211820557u公开了一种可以吸收和分解冲击力的橡胶减震器,但是该橡胶减震器结构复杂,通过在减震胶体内部安装一个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来实现吸收和分解冲击力橡胶垫承受的较大冲击力,从而保护橡胶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用更简单的结构来吸收和分解减震组件承受的较大冲击力。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包括安装件和减震块,在所述安装件上设置减震块,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减震块的一端与第一安装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外部连接,所述减震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外部连接,所述减震块上开设有通孔。

3、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块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开设在减震块的圆周上。

4、进一步地,在所述减震块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多个所述通孔与环形槽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块横截面上直径的中点均落入所述环形槽内。

6、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减震块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件的一端插入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安装件的一端插入第二安装孔内。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更简单的结构来吸收和分解减震组件承受的较大冲击力,从而保护减震组件不被冲击力损坏。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包括安装件和减震块,在所述安装件上设置减震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减震块的一端与第一安装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外部连接,所述减震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外部连接,所述减震块上开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开设在减震块的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块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多个所述通孔与环形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横截面上直径的中点均落入所述环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减震块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件的一端插入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安装件的一端插入第二安装孔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包括安装件和减震块,在所述安装件上设置减震块,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减震块的一端与第一安装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外部连接,所述减震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外部连接,所述减震块上开设有通孔。有益效果:提供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用更简单的结构来吸收和分解减震组件承受的较大冲击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东,曲金钊,林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鲁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