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0744发布日期:2023-12-14 05:0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具体涉及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


背景技术:

1、电动滑板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电动滑板一般分为双轮驱动或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分别为:轮毂电机、以及皮带驱动,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电动滑板车的控制方式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同,容易被驾驶者学习,配备可拆装可折叠的车座,比传统电动自行车结构简单、车轮小、轻巧简便,能节省大量社会资源,近年来,锂电池的电动滑板车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需求和态势,早先的电动滑板车采用铅酸电池、铁车架、外置式有刷电机和皮带传动,虽然比电动自行车轻小,但是不便携,其重要的进步是折叠、轻量、紧凑的共同作用,演化为紧凑轻小型折叠电动滑板车后,广泛引起城市用户的关注,开始增速发展。

2、但是目前市场上很多平衡板车没有减震机构或者是依靠充气轮胎作为减震又或者是有减震机构但是减震效果不理想,平衡滑板车在滑动的过程中遇到不好的道路时,滑板车会剧烈晃动和震动从而导致滑板车损坏,从而会导致用户体验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包括j型杆,所述j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一,所述固定盘一的底部设置有轮胎一,所述固定盘一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杆一,所述轴杆一外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右侧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的内壁设置有轮胎二。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设置j型杆、固定盘一、轮胎一、轴杆一、固定板、凹板、凸板、刹车盘和轮胎二相互配合,通过凹板和凸板使使用者可以站在滑板车上,通过轮胎一和轮胎二使滑板车移动。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板的左侧延伸至凹板的内壁,所述凹板正面的右侧设置有轴杆四,所述轴杆四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凸板和所述凹板,且与所述凸板转动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设置轴杆四,凹板和凸板通过轴杆四连接在一起,使用者踩上去时凹板和凸板通过轴杆四使其微微折叠。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和刹车盘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杆三,所述轴杆三内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二。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设置轴杆三和弹簧二相互配合,在快速移动时通过底部弹簧二使凹板和凸板回弹,起到减震作用,防止滑板车损坏,通过弹簧二两侧的轴杆三对其进行固定和限位。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侧所述轴杆三的底部均设置c型架,两侧所述c型架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轮胎三,所述轮胎三的上表面和所述轴杆三底部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设置c型架和轮胎三相互配合,滑板车在移动时底部的轴杆三有可能会碰到地面,通过轴杆三底部的轮胎三在移动时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防止轴杆三与地面摩擦,从而导致损坏。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杆一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j型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三,所述固定盘三位于所述圆槽的内壁。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设置圆槽、弹簧一和固定盘三相互配合,通过轴杆一开设圆槽内壁的弹簧一对j型杆进行减震,j型杆在晃动时通过固定盘三带动弹簧一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胎一和轮胎二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杆二,所述轴杆二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阻尼器,所述轮胎一通过所述弹簧阻尼器与所述固定盘一固定连接,所述轮胎二通过所述弹簧阻尼器与所述刹车盘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设置轴杆二和弹簧阻尼器相互配合,通过弹簧阻尼器对轮胎一和轮胎二进行减震,减小j型杆、凹板和凸板的晃动,提升滑板车的稳定性,减少滑板车因晃动从而损坏,提高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j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所述j型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二,所述固定盘二位于所述轴杆一的上表面。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把手和固定盘二相互配合,使用者通过控制把手控制滑板车的方向,j型杆在晃动时通过固定盘三带动弹簧一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提升滑板车的稳定性,减少滑板车因晃动从而损坏,提高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利用设置轴杆三和弹簧二相互配合,在快速移动时通过底部弹簧二使凹板和凸板回弹,起到减震作用,防止滑板车损坏,通过弹簧二两侧的轴杆三对其进行固定和限位。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利用设置圆槽、弹簧一和固定盘三相互配合,通过轴杆一开设圆槽内壁的弹簧一对j型杆进行减震,j型杆在晃动时通过固定盘三带动弹簧一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利用设置轴杆二和弹簧阻尼器相互配合,通过弹簧阻尼器对轮胎一和轮胎二进行减震,减小j型杆、凹板和凸板的晃动,提升滑板车的稳定性,减少滑板车因晃动从而损坏,提高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包括j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j型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一(4),所述固定盘一(4)的底部设置有轮胎一(5),所述固定盘一(4)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杆一(3),所述轴杆一(3)外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凹板(7),所述凹板(7)的右侧设置有凸板(8),所述凸板(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刹车盘(9),所述刹车盘(9)的内壁设置有轮胎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8)的左侧延伸至凹板(7)的内壁,所述凹板(7)正面的右侧设置有轴杆四(21),所述轴杆四(21)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凸板(8)和所述凹板(7),且与所述凸板(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和刹车盘(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杆三(17),所述轴杆三(17)内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二(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轴杆三(17)的底部均设置c型架(19),两侧所述c型架(19)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轮胎三(20),所述轮胎三(20)的上表面和所述轴杆三(17)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一(3)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16),所述圆槽(1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5),所述j型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三(14),所述固定盘三(14)位于所述圆槽(16)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一(5)和轮胎二(1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杆二(13),所述轴杆二(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阻尼器(11),所述轮胎一(5)通过所述弹簧阻尼器(11)与所述固定盘一(4)固定连接,所述轮胎二(10)通过所述弹簧阻尼器(11)与所述刹车盘(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j型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2),所述j型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二(12),所述固定盘二(12)位于所述轴杆一(3)的上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减震自平衡滑板车,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包括J型杆,所述J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一。本技术通过利用设置轴杆三和弹簧二相互配合,在快速移动时通过底部弹簧二使凹板和凸板回弹,起到减震作用,防止滑板车损坏,通过弹簧二两侧的轴杆三对其进行固定和限位,利用设置圆槽、弹簧一和固定盘三相互配合,通过轴杆一开设圆槽内壁的弹簧一对J型杆进行减震,J型杆在晃动时通过固定盘三带动弹簧一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利用设置轴杆二和双减震相互配合,通过双减震对轮胎一和轮胎二进行减震,减小J型杆、凹板和凸板的晃动,提升滑板车的稳定性,减少滑板车因晃动从而损坏,提高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名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