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5010发布日期:2023-11-30 08:3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后轮转向,具体为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


背景技术:

1、后轮转向使得汽车在低速转弯时可以减小转弯半径,增加转弯灵活性;高速时能增大转弯半径,提升车辆高速操纵稳定性,其中丝杠连接轴防转限位机构是重要组成部分,后轮转向系统工作时,电机接收信号并输出扭矩,通过皮带轮结构减速增扭,将动力传递至螺母,螺母旋转将动力传递给丝杠,使得丝杠沿轴向运动,进而使得拉杆推动车轮实现转向。

2、其中丝杠会随螺母产生一定的周向力,导致丝杠发生周向运动,从而影响到位移传感器的行程感应,及轴向位移,目前防转机构和感应机构零部件众多,工艺复杂,且因为防转机构和壳体间存在减小,导致丝杠存在摆动,影响感应精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和固定安装在壳体顶部的传感器,壳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感应连接杆,感应连接杆的上方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有感应螺栓,感应螺栓的外壁可拆卸安装有塑料支撑块,塑料支撑块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贴合,塑料支撑块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感应片。

2、优选的,塑料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塑料支撑块通过卡扣进行安装。

3、优选的,塑料支撑块的内壁与感应螺栓的外壁贴合。

4、优选的,感应螺栓的外壁开设有环型凹槽,环型凹槽的内壁设置有o型圈。

5、优选的,两个塑料支撑块的底端均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壁与o型圈的外壁紧密贴合。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感应螺栓安装在感应连接杆的外壁,再将o型圈套设在感应螺栓的外壁,通过将两个塑料支撑块安装在感应螺栓的外壁,最后将感应片放置在两个塑料支撑块的顶端即可,通过塑料支撑块与壳体的紧密配合不仅优化了布置空间,还减小了微小窜动,通过对塑料支撑块和感应螺栓的特殊造型设计,解决了塑料支撑块的定位问题,通过卡扣将感应片固定在塑料支撑块的顶端,可以加强对塑料支撑块的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固定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传感器(2),所述壳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感应连接杆(7),所述感应连接杆(7)的上方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有感应螺栓(5),所述感应螺栓(5)的外壁可拆卸安装有塑料支撑块(4),所述塑料支撑块(4)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贴合,所述塑料支撑块(4)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感应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支撑块(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塑料支撑块(4)通过卡扣进行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支撑块(4)的内壁与感应螺栓(5)的外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螺栓(5)的外壁开设有环型凹槽,所述环型凹槽的内壁设置有o型圈(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塑料支撑块(4)的底端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与o型圈(6)的外壁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轮转向集成感应单元的防转装置,涉及后轮转向领域,包括壳体和固定安装在壳体顶部的传感器,壳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感应连接杆,感应连接杆的上方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有感应螺栓,感应螺栓的外壁可拆卸安装有塑料支撑块,塑料支撑块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贴合,塑料支撑块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感应片,塑料支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塑料支撑块通过卡扣进行安装,塑料支撑块的内壁与感应螺栓的外壁贴合,感应螺栓的外壁开设有环型凹槽,环型凹槽的内壁设置有O型圈,通过以上各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优化布置空间,减小了感应螺栓的微小窜动。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域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