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4026发布日期:2023-09-04 16:42阅读:4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agv,尤其涉及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各种agv在实际使用中,通常均需要配备减震悬挂缓冲装置,否则路面的不平会导致驱动轮悬空或打滑,致使agv失去动力或被顶起。

2、现有的减震悬挂缓冲结构采用弹簧来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弹簧还始终向驱动轮机构施加反作用力,使驱动轮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加上弹簧具有可压缩性,能够避免agv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凸起路面时驱动轮被顶起而导致agv整体被顶起、失去动力。

3、目前agv采用的减震悬挂缓冲结构,其性能主要依赖于弹簧的弹力与行程等性能。然而,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路面情况有时较为复杂,地势高低起伏变化多样,不同地势情况下对弹簧性能的需求各有不同,例如:在地势起伏落差较大时,需要的弹簧弹力通常较大,行程通常较长;但在地势起伏落差较小且起伏较频繁时,较大的弹力与较长的行程反而使得减震悬挂缓冲结构的效果并不明显。

4、可见,现有的减震悬挂缓冲结构较难满足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适应复杂路面情况的问题,实现了在面对多种路面及地势环境时依然能够保证agv具有良好通过性能的有益效果,同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成本也更加低廉。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包括:

3、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

4、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机构以及翘翘板式连接机构;

5、所述驱动轮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轮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下方,所述驱动轮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底盘本体进行运动;

6、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的中部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铰接,使得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能够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进行转动;两个所述驱动轮机构各自与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7、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伸入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内部、并能够穿过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铰接柱,所述铰接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且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的中部与所述铰接柱的下端铰接,使得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能够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进行转动。

9、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铰接柱的长度。

10、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设置于所述铰接柱的两侧周围。

11、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一步地,

12、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具有空隙;还包括两个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均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隙中,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头均与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轮机构各自与一个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

13、所述铰接柱的下端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隙中,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共同与所述铰接柱的下端铰接;

14、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伸入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空隙中,并能够伸出至所述连接板的下方。

15、进一步地,

16、所述驱动轮机构包括驱动轮本体、驱动电机与安装板;

17、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与输出轴,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驱动轮本体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垂直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驱动轮本体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与所述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18、所述安装板与同侧的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安装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若干万向轮,各个所述万向轮均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且分布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周围。

2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1、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了与agv的底盘本体铰接的翘翘板式连接机构,agv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高低起伏的地势时,由于翘翘板式连接机构本身稳定度不高,活动性较佳,故会在地势作用下以其与底盘本体的铰接点为中心产生转动,使其两侧连接的驱动轮机构产生高度差,避免agv整体被较高地势顶起的同时,较低一侧的驱动轮机构将能够始终与地面保持接触,使得agv能够保持行进动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伸入翘翘板式连接机构内部的导向柱,对翘翘板式连接机构的转动起到导向与限位作用,保证翘翘板式连接机构仅会发生垂直于底盘本体底面的转动,同时能够避免活动性较强的翘翘板式连接机构在行进过程中受到地势阻挡时发生垂直于其转动面的扭转,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翘翘板式连接机构的性能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与现有的减震悬挂缓冲装置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路况与地势,并且结构更加简单,易于维护,制造成本也较为低廉。



技术特征:

1.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柱,所述铰接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且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的中部与所述铰接柱的下端铰接,使得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能够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铰接柱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设置于所述铰接柱的两侧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万向轮,各个所述万向轮均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且分布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周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翘翘板式AGV底盘结构,其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机构以及翘翘板式连接机构;所述驱动轮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轮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底盘本体的下方,所述驱动轮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底盘本体进行运动;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的中部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铰接,使得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能够垂直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进行转动;两个所述驱动轮机构各自与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伸入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内部、并能够穿过所述翘翘板式连接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达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