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槛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8365发布日期:2024-02-20 20:3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后门槛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门槛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后门槛是汽车侧围后部区域,现有技术中,门槛盖板通过弹簧直接与门槛连接,门槛盖板带有一个锁舌避让孔结构,车门或后备箱关闭时,车门锁或者后备箱锁顶开门槛盖板,门槛盖板旋转打开,门槛盖板的中间开孔避让锁舌结构,车门锁或者后备箱锁卡在锁舌上;车门或者后备箱打开时,门槛盖板复位,由于门槛和门槛盖板之间通过弹簧直接连接,导致门槛盖板关闭时带有撞击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门槛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门槛组件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和弹性件相互配合并将盖板与门槛本体连接,通过盖板的转动实现了通孔的打开和关闭,在盖板复位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机构与弹性件配合能够降低盖板的转动速度,进而降低后门槛组件的撞击异响。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后门槛组件。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门槛组件包括门槛本体、盖板、第一连接机构和弹性件,所述门槛本体与车身连接,所述门槛本体上形成有适于门锁穿过的通孔;所述盖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门槛本体和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上,所述弹性件适于在门锁离开所述通孔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带动所述盖板复位以关闭所述通孔。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门槛组件在门槛本体上设置了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盖板,盖板与门槛本体可枢转的连接,当车门关闭时,门锁可以顶开盖板,盖板转动打开通孔,门锁可以穿过通孔并与锁舌等结构配合实现车门的锁止。在盖板与门槛本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和弹性件,其中,第一连接机构的一端与门槛本体连接,第一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盖板可转动地连接;弹性件设置在第一连接机构上并可以通过自身的形变来驱动盖板的转动。具体地,当车门关闭时,盖板受门锁的驱动发生转动并打开通孔,此时弹性件被拉长;当车门打开时,弹性件形变恢复并驱动第一连接机构带动盖板转动复位。弹性件和第一连接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盖板的打开和关闭过程,同时,在盖板关闭的过程中,弹性件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带动盖板转动的方式能够减缓盖板转动的速度,降低盖板关闭时的撞击异响。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盖板取消了避让孔结构,在不影响车门打开或关闭的前提下提高了后门槛组件的美观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悬臂,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槛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悬臂连接,所述弹性件适于在门锁离开所述通孔时驱动所述第一悬臂转动并带动所述盖板复位。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枢转部,所述第一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枢转部可转动地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后门槛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适于支撑所述盖板。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槛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二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转部可转动地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避让缺口。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门槛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门槛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分别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对称设置的两个。

13、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后门槛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后门槛组件,因此,在车辆后备箱关闭和打开的过程中,盖板可以在第一连接机构和弹性件的配合下通过转动打开或关闭通孔以实现车锁与其他结构的配合,弹性件和第一连接机构的配合能够减缓盖板复位的速度,降低撞击异响,能提高车辆的舒适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无需做避让孔,能提高车辆的整体美观性。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枢转部,所述第一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枢转部可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适于支撑所述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二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枢转部可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避让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门槛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门槛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门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分别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对称设置的两个。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门槛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门槛组件及车辆。根据本技术的后门槛组件包括门槛本体、盖板、第一连接机构和弹性件,门槛本体与车身连接,门槛本体上形成有适于门锁穿过的通孔;盖板可枢转地设置于通孔内以打开或关闭通孔;第一连接机构与门槛本体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连接;弹性件设置于第一连接机构上,弹性件适于在门锁离开通孔时驱动第一连接机构带动盖板复位以关闭通孔。根据本技术的后门槛组件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和弹性件相互配合并将盖板与门槛本体连接,通过盖板的转动实现了通孔的打开和关闭,在盖板复位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机构与弹性件配合能够降低盖板的转动速度,进而降低后门槛组件的撞击异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魏钊,葛国宪,王志强,李沛,严子龙,徐超,王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