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履带式载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9687发布日期:2024-03-01 12:1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履带式载物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流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履带式载物车。


背景技术:

1、随着物流领域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依靠纯人工进行车辆装车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物流的装车方法进行智能化、自动化革新,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烟草物流中,常需要在集装箱、物流车间等较为狭小内部进行烟箱搬运的载物车。载物车一般包括车身底盘和载物平台,载物平台用于安放货物,或者搭载相应设备来得到各种功能车。车身底盘起到支撑和行走作用,目前采用普通舵轮、麦克拉姆轮等为主的车身底盘难以自由地在集装箱内部和大坡度移动的场合下使用。履带式车底盘通过履带进行行走,具有形行走稳定、底面压力小等优点。申请号为cn201620201328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码垛、拆垛机器人,其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履带行走的车身底盘,在车身底盘上搭载机械臂和车体等机构,用于在车厢内进行载物码垛和拆垛。其中的车身底盘包括底盘架和两侧的履带机构,履带机构包括履带和驱动履带的主动轮,并设置有支撑部分来支撑履带,达到张紧履带作用,更好地在底面行走,支撑部分可以是多个支撑轮构成。

2、对与物流行业中的载物车而言,尤其是小型履带式的载物车,为了不占用载物平台上的空间,用以驱动履带机构运动的动力系统、以及车辆的其他结构,尽可能设置在载物平台之下,也即需要安装车身底盘位于两侧履带机构之间的内部空间中,然而申请号为cn201620201328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的这种车身底盘,在用于更为小型的载物车时,存在以下不足:(1)履带机构中的履带一般采用金属制作,并且为了支撑部件为了很好地支撑履带上下部分段,体积较大,因此整个履带机构具有较大的重量,为了保证履带式车身底盘的结构强度,底盘架的结构设计会比较复杂,占据较大的空间,对应地,留给电池装置、电机等其他机构的安装空间就会相应减小;(2)驱动履带运动的电机需要安装在履带机构的内侧,也即两个在履带机构之间,也会占据一部分空间,为了方便转向,两个履带机构由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电机与主动轮采用同轴相连方式会使两个电机位于同一直线,这就要求车身底盘具有较大的宽度,在狭小车箱内使用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履带行走机构结构更为简单质轻,底盘架结构简单,电机布置合理,能够使得车身底盘内能够具有更大的布置空间,从而不占用载物平台上的空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和载物平台,所述车身底盘包括底盘架、以及安装在底盘架左右两侧的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履带和支撑轮,所述履带安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且履带位于主动轮上侧和下侧的部段分别为履带上部段和履带下部段,所述支撑轮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且抵接在履带下部段的上侧,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池装置和两个电机,且两个电机分别与两侧履带行走机构的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底盘架包括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杆和若干设置在两个纵向杆之间横向杆,且横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的主动轮、从动轮和支撑轮都安装于纵向杆,所述支撑轮不与履带上部段接触,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还包括安装于纵向杆的托举轮,所述托举轮抵接在履带上部段的下侧,且不与履带下部段抵接,所述履带为橡胶材质;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电机与主动轮之间的垂直轴减速机,所述电机位于两个纵向杆之间,且其输出轴与纵向杆相平行,所述垂直轴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输出轴相连、输出轴连接在主动轮内侧;所述载物平台固定连接在横向杆上;所述动力系统位于载物平台下方。

3、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和从动轮分别位于主动轮的前后两侧。

4、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杆和横向杆都为超高强度钢材质。

5、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杆和横向杆焊接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杆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板,所述载物平台固定连接在连接座板上。

7、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杆数量为两个。

8、进一步地,所述托举轮为一个。

9、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车身底盘中的履带行走机构结构简单且质量轻,底盘架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电机布置合理,可以尽量不占用车身底盘内部的空间,从多方面保证车身底盘内能够具有更大的布置空间,能够方便动力系统和其他机构的布置,从而能够保证不占用载物平台上的载物空间,方便在载物平台上能够搭载货物,或者搭载各种功能机构,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

11、2、整个小型履带式载物车体积小、质量轻,可以较好地在物流车间、集装箱内部等内狭小空间内穿越行走,实用性强。采用橡胶的履带,整车的重量均分至履带表面,履带受力均匀,并减小履带行走的阻力,抓地力强,可在物流车间内具有地坪漆的底面上形状而不破坏地面。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和载物平台(5),所述车身底盘包括底盘架(1)、以及安装在底盘架(1)左右两侧的履带行走机构(2),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包括主动轮(21)、从动轮(22)、履带(24)和支撑轮(23),所述履带(24)安装在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上,且履带(24)位于主动轮(21)上侧和下侧的部段分别为履带上部段(241)和履带下部段(242),所述支撑轮(23)位于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之间且抵接在履带下部段(242)的上侧,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池装置和两个电机(3),且两个电机(3)分别与两侧履带行走机构(2)的主动轮(21)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1)包括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杆(11)和若干设置在两个纵向杆(11)之间横向杆(12),且横向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杆(11)固定连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的主动轮(21)、从动轮(22)和支撑轮(23)都安装于纵向杆(11),所述支撑轮(23)不与履带上部段(241)接触,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还包括安装于纵向杆(11)的托举轮(25),所述托举轮(25)抵接在履带上部段(241)的下侧,且不与履带下部段(242)抵接,所述履带(24)为橡胶材质;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电机(3)与主动轮(21)之间的垂直轴减速机(4),所述电机(3)位于两个纵向杆(11)之间,且其输出轴与纵向杆(11)相平行,所述垂直轴减速机(4)的输入轴与电机(3)输出轴相连、输出轴连接在主动轮(21)内侧;所述载物平台(5)固定连接在横向杆(12)上;所述动力系统位于载物平台(5)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和从动轮(22)分别位于主动轮(21)的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杆(11)和横向杆(12)都为超高强度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杆(11)和横向杆(12)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12)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板(13),所述载物平台(5)固定连接在连接座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12)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轮(25)为一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履带式载物车,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和载物平台,所述车身底盘包括底盘架、以及安装在底盘架左右两侧的履带行走机构,动力系统包括电池装置和两个电机,底盘架包括两个纵向杆和若干横向杆,履带行走机构的主动轮、从动轮和支撑轮都安装于纵向杆,支撑轮不与履带上部段接触,履带行走机构还包括托举轮,托举轮抵接在履带上部段,且不与履带下部段抵接,履带为橡胶材质;动力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电机与主动轮之间的垂直轴减速机,电机位于两个纵向杆之间,且其输出轴与纵向杆相平行,垂直轴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输出轴相连、输出轴连接在主动轮内侧;载物平台固定连接在横向杆上;动力系统位于载物平台下方。

技术研发人员:翟青,赵刚,董云,蔡华峰,林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