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6275发布日期:2024-02-22 21:0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材转运,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通过使用自动转运装置,对高比强度pp管材进行转运,一般是需要高比强度pp管材固定在转运装置上,才能够进行转运,而大部分的转运装置都是将高比强度pp管材堆积在一起进行固定转运,这样就可能导致管材在转运期间发生磨损,从而影响管材的质量,并且在转运过程中,堆积在中部的管材可能会发生位移从掉落出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具有能够对管材进行分离固定转运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夹持块,所述底部夹持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防滑垫,所述底部夹持块顶部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夹持块,所述圆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中部夹持块,所述上部夹持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上部夹持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防滑垫。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仓,所述减震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震垫,所述减震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驱动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部夹持块和中部夹持块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杆穿过圆孔与顶板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部夹持块的底端和底部夹持块的顶端以及中部夹持块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半圆形放置孔,所述中部夹持块为矩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震垫的内腔与底板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接触,所述减震仓为中部开设有方形槽的矩形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组件由减震弹簧和阻尼伸缩杆组成,所述阻尼伸缩杆位于减震弹簧内腔的中心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把手将上部夹持块和中部夹持块向上拉动,然后将管材放在下防滑垫和上防滑垫之间,接着松开把手使得上部夹持块和中部夹持块下落,并且通过压缩弹簧的压力,从而持续对上部夹持块和中部夹持块施加向下的力,实现了能够对管材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底部夹持块、上部夹持块、中部夹持块对管材进行隔离,从而避免管材之间发生磨损,并且有效避免了固定在中部的管材滑落出本装置。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组件对转运过程中因颠簸产生的力进行吸收,从而有效避免底部夹持块、上部夹持块、中部夹持块之间的管材因震动发生损坏,再通过缓震垫对底板的外侧进行保护,从而进一步的挺高缓震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夹持块(2),所述底部夹持块(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防滑垫(3),所述底部夹持块(2)顶部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圆杆(4),所述圆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6),所述压缩弹簧(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夹持块(7),所述圆杆(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中部夹持块(8),所述上部夹持块(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上部夹持块(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防滑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组件(11),所述弹簧组件(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仓(12),所述减震仓(1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震垫(13),所述减震仓(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15),所述驱动组件(15)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驱动轮(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夹持块(7)和中部夹持块(8)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杆(4)穿过圆孔与顶板(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夹持块(7)的底端和底部夹持块(2)的顶端以及中部夹持块(8)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半圆形放置孔,所述中部夹持块(8)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垫(13)的内腔与底板(1)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接触,所述减震仓(12)为中部开设有方形槽的矩形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11)由减震弹簧和阻尼伸缩杆组成,所述阻尼伸缩杆位于减震弹簧内腔的中心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材转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种高比强度PP管材的自动转运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部夹持块,所述底部夹持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防滑垫,所述底部夹持块顶部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夹持块。本技术通过将松开把手使得上部夹持块和中部夹持块下落,并且通过压缩弹簧的压力,从而持续对上部夹持块和中部夹持块施加向下的力,实现了能够对管材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底部夹持块、上部夹持块、中部夹持块对管材进行隔离,从而避免管材之间发生磨损,并且有效避免了固定在中部的管材滑落出本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凯,刘希荣,李桂喜,闫凤宽,李宗慧,尹彦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阳谷鲁塑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