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2183发布日期:2024-02-26 16:3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儿童,尤其涉及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1、遛娃车相对于婴儿车的优点是更实惠,更轻便,体积更小,出门携带方便,为了不使用时便于收纳,遛娃车座椅也都具有折叠功能。其中座椅包括了底座、靠背和扶手三个主要部件,座椅的折叠主要是将这三个部件折叠收拢,现有技术的遛娃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复杂,所运用的零部件较多,给产品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构更简化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便于使用。

2、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包括:

3、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内端面设有第一容置槽,连接支架的外端面设有第二容置槽;

4、靠背,所述靠背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端面设有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一连接套转动连接在连接支架的内端,所述第三容置槽与第一容置槽形成第一容置腔;

5、扶手,所述扶手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内端面设有第四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接套转动连接在连接支架的外端,所述第四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形成第二容置腔;

6、用于锁定第一连接套与连接支架的第一限位套,以及用于锁定第二连接套与连接支架的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在第一容置腔内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第二限位套在第二容置腔内沿左右方向滑动,使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均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7、驱动套,设于第一限位套与第三容置槽槽底之间,在外力作用下驱动第一限位套从在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滑动;

8、连接轴,凸设于第三容置槽的槽底,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位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轴部穿过连接支架位于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轴部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随着连接轴的转动驱动第二限位套从在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滑动;

9、本实用新型产品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靠背的第一连接套和扶手的第二连接套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的连接支架的内外两端,通过第一限位套对第一连接套与连接支架的转动限位,通过第二限位套对第二连接套与连接支架的转动限位。使用时对驱动套施力后驱动第一限位套滑动到解锁位置,第一连接套可转动,随着第一连接套的转动后连接轴转动并驱动第二限位套滑动到解锁位置,第二连接套可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折叠结构,产品使用更方便。

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限位套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部穿过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位于第二容置腔内,所述驱动块凸设在第二轴部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套近第二容置槽一面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沿第二限位套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槽长度方向一端槽壁设有第二配合斜面,所述驱动块连接在第二导向槽内,驱动块设有与第二配合斜面贴合的第二驱动斜面,所述连接轴转动后第二驱动斜面与第二配合斜面的配合推动第二限位套滑动。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套设有第三轴孔,所述驱动套设有第四轴孔,所述第一限位套和驱动套套设在第一轴部上;所述驱动套近第三容置槽一面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驱动套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槽长度方向一端槽壁设有第一配合斜面,所述第三容置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连接在第一导向槽内,第一凸块上设有与第一配合斜面贴合的第一驱动斜面,所述驱动套转动后第一驱动斜面与第一配合斜面的配合推动第一限位套滑动。

12、作为优选,还包括靠背上设有牵引槽和位于牵引槽内的牵引绳,所述牵引槽上端设有牵引块,牵引槽下端与第三容置槽连通,所述牵引绳上端与牵引块连接,牵引绳下端与驱动套连接,所述驱动套侧壁上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三容置槽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连接在第三导向槽内。第二凸块的设置给驱动套旋转设置限位,防止过度转动。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套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容置槽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容置槽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的数量对应并连通形成滑槽,所述第一凸起滑动连接在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形成的滑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套在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套在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完全位于第一凹槽内且第一限位套完全位于第一容置槽内。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限位套的外壁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容置槽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容置槽的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数量对应并连通形成多条滑槽,所述第二凸起滑动连接在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滑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套在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槽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四凹槽内时,所述第二限位套在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完全位于第四凹槽内且第二限位套完全位于第四容置槽内。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与第一限位套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套位于锁定位置,所述第二复位件第二状态时,第一限位套位于解锁位置。

16、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容置槽的槽底与第二限位套之间设有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三复位件第一状态时,第二限位套位于锁定位置,所述第三复位件第二状态时,第二限位套位于解锁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0)上设有第一轴孔(103),所述第二限位套(5)设有第二轴孔(501),所述第二轴部(72)穿过第一轴孔(103)和第二轴孔(501)位于第二容置腔(a2)内,所述驱动块(721)凸设在第二轴部(72)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套(5)近第二容置槽(102)一面设有第二导向槽(502),所述第二导向槽(502)沿第二限位套(5)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槽(502)长度方向一端槽壁设有第二配合斜面(5021),所述驱动块(721)连接在第二导向槽(502)内,驱动块(721)设有与第二配合斜面(5021)贴合的第二驱动斜面(7211),所述连接轴(7)转动后第二驱动斜面(7211)与第二配合斜面(5021)的配合推动第二限位套(5)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套(4)设有第三轴孔(401),所述驱动套(6)设有第四轴孔(601),所述第一限位套(4)和驱动套(6)套设在第一轴部(71)上;所述驱动套(6)近第三容置槽(201)一面设有第一导向槽(602),所述第一导向槽(602)沿驱动套(6)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槽(602)长度方向一端槽壁设有第一配合斜面(6021),所述第三容置槽(201)的槽底设有第一凸块(2011),所述第一凸块(2011)连接在第一导向槽(602)内,第一凸块(2011)上设有与第一配合斜面(6021)贴合的第一驱动斜面(20111),所述驱动套(6)转动后第一驱动斜面(20111)与第一配合斜面(6021)的配合推动第一限位套(4)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背(2)上设有牵引槽(210)和位于牵引槽(210)内的牵引绳(211),所述牵引槽(210)上端设有牵引块(212),牵引槽(210)下端与第三容置槽(201)连通,所述牵引绳(211)上端与牵引块(212)连接,牵引绳(211)下端与驱动套(6)连接,所述驱动套(6)侧壁上设有第三导向槽(61),所述第三容置槽(201)上设有第二凸块(2012),所述第二凸块(2012)连接在第三导向槽(6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套(4)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41),所述第一容置槽(101)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一凹槽(1011),所述第一凹槽(1011)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容置槽(201)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三凹槽(2014),所述第三凹槽(2014)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凹槽(2014)与第一凹槽(1011)的数量对应并连通形成滑槽,所述第一凸起(41)滑动连接在第三凹槽(2014)与第一凹槽(1011)形成的滑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套(4)在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4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1011)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凹槽(2014)内,所述第一限位套(4)在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41)完全位于第一凹槽(1011)内且第一限位套(4)完全位于第一容置槽(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套(5)的外壁设有第二凸起(51),所述第二容置槽(102)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二凹槽(1021),所述第二凹槽(1021)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容置槽(301)槽壁均匀设有多条第四凹槽(3011),所述第四凹槽(3011)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凹槽(3011)与第二凹槽(1021)的数量对应并连通形成多条滑槽,所述第二凸起(51)滑动连接在第四凹槽(3011)与第二凹槽(1021)形成的滑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套(5)在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51)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凹槽(1021)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四凹槽(3011)内时,所述第二限位套(5)在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51)完全位于第四凹槽(3011)内且第二限位套(5)完全位于第四容置槽(3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槽底与第一限位套(4)之间设有第二复位件(42),所述第二复位件(42)第一状态时,第一限位套(4)位于锁定位置,所述第二复位件(42)第二状态时,第一限位套(4)位于解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容置槽(301)的槽底与第二限位套(5)之间设有第三复位件(52),所述第三复位件(52)第一状态时,第二限位套(5)位于锁定位置,所述第三复位件第二状态时,第二限位套(5)位于解锁位置。


技术总结
一种遛娃车的座椅折叠结构,靠背的第一连接套和扶手的第二连接套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的连接支架的内外两端,通过第一限位套对第一连接套与连接支架的转动限位,通过第二限位套对第二连接套与连接支架的转动限位。使用时对驱动套施力后驱动第一限位套滑动到解锁位置,第一连接套可转动,随着第一连接套的转动后连接轴转动并驱动第二限位套滑动到解锁位置,第二连接套可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折叠结构,产品使用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万利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