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7422发布日期:2024-03-22 10:3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配件,具体为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


背景技术:

1、骑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和交通方式。此外,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骑自行车均已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竞技运动。不论自行车用于娱乐、交通或是竞技,自行车产业都在持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一个已被广泛重新设计的自行车部件是自行车座管组件。

2、传统自行车座管是直接插入自行车车架的车身管内,在车身管中锁紧座管。当座管升降调节时,座管上下移动会同车身管直接摩擦,经常发生拉毛甚至卡住。而且普通的座管没有旋转定位设计,并且在自行车座管调节到最低位置时,座管不能提供减震效果,在对骑行舒适度比较高的场合,简单的座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如何在座管调节至最低点时依然具有提供缓冲避震效果,避免儿童在骑行时脱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能够在座管调节至最低位置时依然具有避震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包括升降内鞍管和固定外套管,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用于安装鞍座,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端插入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所述升降内鞍管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所述升降内鞍管内设置锁紧机构,所述升降内鞍管的底部和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避震机构;

3、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手柄组件和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外套管,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鞍座,所述手柄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气弹簧的上端相抵触。

4、进一步地说,所述避震机构包括避震弹簧,弹簧座和减震圈,所述弹簧座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底部,所述弹簧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避震弹簧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避震弹簧的上方依次放置有顶盖和减震圈,所述顶盖和所述减震圈套设与所述气弹簧的底部,所述减震圈的上表面与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套管内的定位片的下表面相抵触。

5、进一步地说,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复位弹簧和动作件,所述手柄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顶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动作件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动作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内鞍管,所述动作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抵触,所述动作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弹簧相抵触,所述动作件的周向面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圈。

6、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内鞍管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

7、进一步地说,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调节环和轴承,所述限位环、所述调节环和所述轴承依次套设在所述升降内鞍管的外壁。

8、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位于固定座两侧的夹持组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顶部,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夹持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两侧。

9、进一步地说,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侧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一夹持片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匹配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形成有安装部。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11、本实用新型的座管内部设置有气弹簧和避震弹簧,当座管调节到最低点时,避震弹簧依旧能给座管提供减震,当座管处于其他位置时,气弹簧和避震弹簧能够提供双重的减震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避震弹簧与升降内鞍管之间放置有减震圈,通过减震圈吸收避震弹簧的弹力,避免弹簧复位后与升降内鞍管撞击;

12、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内鞍管与安装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其中鞍座底部的固定管插设于固定座内的安装孔内,鞍座底部两侧的安装环套设在夹持组件内,通过两个夹持组件固定安装环。同时夹持组件与升降内鞍管之间设置有凹陷部和凸起部,通过凹陷部与凸起部配合,避免夹持组件与升降内鞍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内鞍管和固定外套管,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用于安装鞍座,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端插入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所述升降内鞍管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所述升降内鞍管内设置锁紧机构,所述升降内鞍管的底部和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避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机构包括避震弹簧,弹簧座和减震圈,所述弹簧座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底部,所述弹簧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避震弹簧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避震弹簧的上方依次放置有顶盖和减震圈,所述顶盖和所述减震圈套设与所述气弹簧的底部,所述减震圈的上表面与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套管内的定位片的下表面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复位弹簧和动作件,所述手柄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顶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动作件的外部,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动作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内鞍管,所述动作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抵触,所述动作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弹簧相抵触,所述动作件的周向面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内鞍管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调节环和轴承,所述限位环、所述调节环和所述轴承依次套设在所述升降内鞍管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位于固定座两侧的夹持组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顶部,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夹持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侧壁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一夹持片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匹配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形成有安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避震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包括升降内鞍管和固定外套管,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用于安装鞍座,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端插入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所述升降内鞍管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所述升降内鞍管内设置锁紧机构,所述升降内鞍管的底部和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避震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手柄组件和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外套管,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鞍座,所述手柄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气弹簧的上端相抵触。本技术的机构能够实现双重避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翁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华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