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属于停车支架领域,具体为针对共享单车停车设计的支架领域。
背景技术:
1、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其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共享单车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状况,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
2、现有的共享单车在展现出方便用处的同时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共享单车的放置问题,一部分是采用定点的停车支架用于共享单车的放置,但由于路面的存放空间,在停车支架的排列摆放以及车辆成排摆列后,其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可能会造成路面拥挤的问题。因此,目前对于定点支架的摆放,一定区域内只摆放部分支架,但该种方式会导致大量人员停车的不便捷性。至于另一部分共享单车则采用的是区域性停放,但该种停车方式,使用人员大多数都会将车辆乱停乱放,其随意的放置共享单车给更多人造成不便,大大占有了道路空间。
3、由此亟需提供一种针对共享单车的停车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享单车停车支架,通过采用相互交错的摆放方式,将共享单车进行上下升降式叠加放置,促使在一定区域之内能够停放更多的共享单车,增加城市的美观度。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包括第一衔接座,在第一衔接座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若干承载支架,相邻的承载支架之间均预留空间,预留空间在第一衔接座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承载支架的宽度相等;
4、定义第一衔接座的延伸方向为x轴,第一承载架的延伸方向为y轴,垂直于第一衔接座的方向为z轴,建立三维坐标系;
5、位于预留空间的第一衔接座上均设置第二衔接座,第二衔接座的延伸方向平行于z轴;
6、每个第二衔接座内均可滑移安装承载支架,第二衔接座内的承载支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y轴,其滑移方向平行于z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二衔接座内沿着z轴方向开设矩形槽,传动杆沿着z轴方向贯穿矩形槽,传动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衔接座内,传动杆的顶端穿设第二衔接座,在伸出第二衔接座的顶端安装电机;传动杆的顶端与第二衔接座接触位置同样安装轴承;
8、第二衔接座位于z轴的侧壁上安装触动开关,触动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启动触动开关,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位于矩形槽内的传动杆上套设矩形块,矩形块侧壁与承载支架端部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矩形块的侧壁面积大于承载支架端部面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承载支架包括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第一承载架的一端沿着y轴方向与第一衔接座或者第二衔接座垂直固定;
12、在第一承载架内部沿着y轴方向开设第一u型滑槽,第一u型滑槽内滑动连接第二承载支架,第二承载架内部沿着y轴方向同样开设第二u型滑槽,第二u型滑槽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匹配共享单车车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第一u型滑槽内的侧壁上沿着y轴方向分别开设限位槽,第二承载架外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滑块,当第二承载架安装在第一u型滑槽内时,滑块与相邻的限位槽匹配;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承载架靠近第一衔接座或者第二衔接座的端部安装限位杆;
15、所述限位杆呈u型状设置,其架设在第一承载架的第一u型滑槽上,即限位杆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u型滑槽两侧的第一承载架上;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二u型滑槽两侧的第二承载架上分别固定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远离第一承载架的第二承载架端部,两个固定限位板均平行于z轴。
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将定点用于停放共享单车的支架通过相互交错的方式进行排列摆放,同时停车支架能够将共享单车实现上下升降叠加放置,缩小共享单车之间的间隙,在保证共享单车摆放整洁的前提下,促使在一定区域之内能够停放更多的共享单车,增加了城市的美观度。
1.一种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衔接座,在第一衔接座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若干承载支架,相邻的承载支架之间均预留空间,预留空间在第一衔接座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承载支架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衔接座内沿着z轴方向开设矩形槽,传动杆沿着z轴方向贯穿矩形槽,传动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衔接座内,传动杆的顶端穿设第二衔接座,在伸出第二衔接座的顶端安装电机;传动杆的顶端与第二衔接座接触位置同样安装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矩形槽内的传动杆上套设矩形块,矩形块侧壁与承载支架端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矩形块的侧壁面积大于承载支架端部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包括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第一承载架的一端沿着y轴方向与第一衔接座或者第二衔接座垂直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u型滑槽内的侧壁上沿着y轴方向分别开设限位槽,第二承载架外部的两侧分别固定滑块,当第二承载架安装在第一u型滑槽内时,滑块与相邻的限位槽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承载架靠近第一衔接座或者第二衔接座的端部安装限位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享单车停车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二u型滑槽两侧的第二承载架上分别固定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远离第一承载架的第二承载架端部,两个固定限位板均平行于z轴。